|
馬書記說,作為我省東南部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牡丹江市去年克服各種困難,呈現出經濟持續發展、政治安定、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7%,全口徑財政收入增長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3%,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1.6%,外貿進出口總值增長36.4%。談起『十一五』規劃,馬書記說,牡丹江的思路目標是積極搶抓老工業基地振興、對俄合作昇級、滬牡合作、循環經濟試點四個機遇,實施工業立市戰略,發揮比較優勢,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到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560億元以上,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40億元以上,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萬元和5500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年均增長25%以上,萬元GDP能源消耗下降18%以上,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達到或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力爭工業、財政和經濟總量5年翻一番。
作為我省重要的工業城市,馬書記表示,『十一五』期間,牡丹江將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高起點承接國際國內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改造傳統產業,壯大林業、石化、食品等主導產業,加快發展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積極培育和大力發展面向俄羅斯的進出口加工業。通過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育壯大造紙、汽車配套等特色產業集群,提昇以旅游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打造實力牡丹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