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王道明:6000多人就業難 建三江食品工業遇瓶頸
2006-02-09 22:42:4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齊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代表王道明

  東北網2月9日電(記者齊昊) 建三江分局是一個農業大局,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125家企業就有有6000多企業職工就業困難,究竟是什麼影響了建三江的發展呢?參加省十屆人大五次會議的佳木斯代表團代表、省農墾總局建三江分局黨委書記王道明說,建三江分局現有125家大米加工企業、一家油脂加工企業、四家面粉加工企業、年加工農產品能力為180萬噸。但由於建三江分局執行省電力公司的是目錄電價,工業用電為每度1.03元,遠遠高於周邊地方的躉售電價,每度電高出0.50元。按加工一噸大米計算,每噸就增加成本25.76元,每年加工增加電費約2000萬元,由於電價成本高,導致多數加工企業開工不足或停產,制約了建三江經濟的快速發展。6000多企業工人就業困難,影響了建三江社會的穩定。

  不但電價壓人,鐵路運輸問題也是影響建三江發展的瓶頸問題。由於雙鴨山至三江的鐵路是佳木斯段的地方鐵路,沒有納入國家鐵路,鐵路運費每車皮多支出運費1300元,算一算,每斤就增加了成本0.01元,僅此一項每年糧食和糧食產品就多支出鐵路運費高達5000萬元,加之這段鐵路本身就是運輸的末流,車皮緊張的局面一直很難解決,影響了糧食產品的正常銷售,請車難、發運難的問題導致許多客商望而卻步,外來投資者也心有餘悸,影響了當地的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現發往上海以南的車皮每車多支出方向費高達6000元。高產得不到高效益成了讓建三江頭疼的大事。

責任編輯: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