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1日電(記者 付巍 張丹 視頻編輯:曲慧) 在今年我省的『兩會』上,『三農』問題再次成為會議關注的熱點,『強化三農、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被作為主要內容寫入了『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2月11日省人大代表翟慶波做客東北網談,就『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話題與網友互動交流。
嘉賓介紹:翟慶波,鐵力市市長
訪談全文如下:
主持人:在今年我省的『兩會』上,『三農』問題再次成為會議關注的熱點,『強化三農、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被作為主要內容寫入了『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請問您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什麼新的認識新的看法?針對鐵力市如何來謀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翟慶波:首先感謝東北網及廣大網友對鐵力市發展的關注。在這次人代會上,左己省長代表省政府作出的工作報告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做了統籌的安排和部署,與會代表在議論和討論新農村建設的過程當中也是群情激揚,這樣的安排和部署讓我們看到了黑龍江省新農村建設工作過程當中的科學謀劃和發展的未來,堅定大家在新農村建設過程當中的信心。
翟慶波:十六屆五中全會之後,中央發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號召。我覺得新農村建設的號召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同時它也符合我們廣大農民的願望,也符合廣大農村、農業生產、生活的實際。黑龍江省作為農業和糧食的大省,新農村建設不僅僅是任務,同時它也是一個機遇,展望未來的五年,黑龍江省面臨的重大機遇一個是老工業基地振興,一個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對改善、調整黑龍江省整體經濟發展的結構,對構築黑龍江省范圍內的和諧社會,對建設全面的小康社會意義十分重大。所以我們當前面臨的問題是要認真把新農村的內容、標准、內涵理解透,把它認識足,同時把新農村建設工作認真謀劃好、規劃好。下一步在謀劃、規劃的基礎上組織好新農村建設和整體的實施。
翟慶波:作為一個基層代表,鐵力市農村的經濟比重在鐵力市佔相當的比重,鐵力市是個林區城市,是個山區城市,它的農業比重佔經濟總量的30%強一點,農業比重和其他省份的傳統農業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認為新農村建設對鐵力整個經濟結構的調整,對改善整個農村的面貌,對改善農民的生活是很好的機遇。我們將結合鐵力的實際,回去以後認真謀劃好鐵力市的新農村建設工作,同時全力以赴地組織好各方面的力量,加快我們新農村建設的整體步伐。在人代會報告過程當中我也注意到,省政府的要求就是要在中心城市的郊區,旅游商貿發達的地區,農墾森工所在地,地方林區、礦區等一些地區,希望能夠率先能取得重大的突破和進展,鐵力市為黑龍江省中部,位於小興安嶺的腳下,它是符合省委的要求,可以率先取得重大進展的地區,它的旅游產業比較發達,它是農墾和森工企業的所在地,同時地方林區的比重在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佔的比重比較大。我們分析判斷鐵力市的新農村建設是能夠在短時間內,或者在未來的時間內率先取得重大進展。對此一個是我們有這樣的決心,有這樣的信心。
主持人:請您具體談一下您對鐵力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議?
翟慶波:新農村建設工作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我們中央發出號召以後,省委、省政府也對我們新農村建設提出了比較明確的要求,地方現在也處在這種,總結『十五』,謀劃『十一五』的過程當中,我們著重謀劃了新農村建設的問題。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分級負責、整體推進、普通受益的問題。
翟慶波:第一,分類指導,就是鐵力市有7個鄉鎮,76個行政村,158個自然屯,根據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水平的不同,我們把鐵力市的7個鄉鎮和76個行政村區別為不同類型,具備條件的,我們要加大扶植和支持的力度,爭取能夠在新農村建設中有所成型。我們分為三大類,條件基礎比較好的,再一個處於中游的,再一個比較差的,條件好的推薦省一級的百鄉千村的試點,然後在鐵力地方配套過程中加大力度,爭取率先取得進展,取得經驗,然後指導二類、三類鄉鎮鄉村的建設。針對不同的類型,我們實施分類的整體指導方案。我們的新農村建設第一個就是要分類指導。
翟慶波:第二,分步實施。面對新農村建設的內容,五個方面,20個字,雖然文字比較精煉,但是內容涉及農村生產生活的所有部分,所以我們在新農村建設的工作安排當中,我們必須把它分步實施,需要解決什麼,真正長遠發展,需要我們做些什麼。當前關於農民反映問題比較突出的就是行路難、就醫難、上學的問題,這是全國共性的問題,而且農民比較關注,比較關心,我們准備用未來的一段時間集中力量解決生產生活的基礎性問題。
翟慶波:第三,分級負責。省政府對整個新農村建設提出了整體的要求,作出了明確的安排,我想在新農村建設過程當中,縣一級應該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因為縣市一級是中國農村經濟區域性的中心,要發揮這個作用。上面要依靠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確引導,下面依靠村鄉兩級的政權不斷鞏固和加強。大家把新農村建設的整體任務和整體責任分擔起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組織各方面的力量,為新農村建設積蓄、組織強有力的力量,投入到新農村建設工作當中來。
翟慶波:第四,整體推進。鐵力農業比重三分之一強一點,40萬人口有10萬農民,這樣是四分之一,而且鐵力農民人均純收入高於全省平均水平,耕種、種植標准化的程度,綠色食品的種植面積,三大作物全部涵養,雖然它是個林區城市,山區城市,但是農業基礎發展的很好。所以我們想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鐵力一定能夠,也必須率先取得一些進展。我曾經談到一個想法,就是圍繞鐵力的新農村建設,在全省范圍內能不能進行整縣推進,我們全部涉農的領域和全體的農民都能夠投入到新農村建設當中來,同時取得比較實際的效果。我們雖然搞了一個百鄉千村的試點,但是縣一級作為農村區域性經濟發展的中心,如果有一個能夠整縣推進的試點,我們認為還是有說服力的。
翟慶波:我們當前農村的實際是生產類的生活,所以我想要從生活入手,今天我談了一個觀念,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先基礎,後發展,如果我們的基礎紮實了,我們的發展也自然有一個堅實的基礎。比如說農民的基本生活條件,農村的基本生產條件,農村的基礎設施,包括基本的生產手段。結合農村整體的實際,農民的承受能力,然後有一個比較堅實的基礎之後,自然它的發展在一個堅實的基礎上就會取得一個長足的進展。第二個想法是我贊成的先生活、後生產。我們過去的農業生產大家都是從上而下的感覺,為生產而生產,實際上農村生產是一個手段,生活纔是目的,通過社會發展生產,不斷改善自己的生活,不斷提高、落實各方面的生活待遇,這也是農民的願望。我想我們的新農村建設工作也要立足於農民切身利益,立足於農民當前所關心的生活實際,來解決一些問題。所以我的想法最好能從這方面入手,真正解決好他們關心的問題,然後讓他們能夠輕裝前進,能夠放下包袱,投入到生產實踐當中去,自然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他的包袱沒有了,他的生產熱情也高漲了,我們最後整體的糧食也增產,糧食安全也有保障,整個社會發展發展過程當中原材料供應也有了保障。
主持人:請問您有那些具體的設想?
翟慶波:新農村建設不只是五年的歷程,我們指望在有限的時間內讓新農村建設取得比較好的進展,重點謀劃未來五年的工作,我的想法是前三後二,前三年後兩年。幾個方面的重點:首先,我們要結合農村生活的實際,准備在我們鐵力市的農村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我們省裡邊在試點,整體的工作也有了安排,市裡邊也要在這方面准備今年把這個制度推廣開來,切實為農村的一些貧困人口,為農民的特困群體提供一個最低的生活保障,我們大致的標准,沒有最後確定,但是這個事定了,一個是668,一個是800,收入低於668,或者低於800元的人均年收入。應該結合農村生產實踐,按年收入來算,城市按月份了,每月不足多少的收入進行差補。其次,我們要結合通村公路的建設,全面改善鐵力農村的道路交通狀況,我們這些年來結合通鄉公路,我們的建設工作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七個鄉鎮全部打通了。下個過程准備實施三年的通村公路建設工程。未來的三年裡,我們的76個行政村,158個自然屯,大約300公裡左右的鄉村道路,我們要全部硬化通路。我們今年要啟動實施是100公裡。徹底解決農民行路難的問題。
翟慶波:同時,我們在前兩年,我們是2005年開始實施,2004年底開始動員,2005年初實施新農村醫療試點。中央省、市、縣分別抽出部分資金,包括農民自己拿出一部分資金,為醫療、治病提供保險。承保內容、救治范圍,用藥目錄有所差別。我們第一年按照50%左右,我們農村常住人口的50%全部納入新型農村醫療試點,擔保資金113萬元,我們去年經過一年的運行支付了農民制定的保險資金大約是60多萬元,不到70萬元,主要的投保資金是以政府補貼為主,農民個人要負擔一部分。應該說這個效果比較好,農民也很歡迎,同時我們在保險、支付、治病定點的過程中,我們要求醫療單位提供他的服務質量,提高保險核銷的效率,真正給農民解決好這個問題。經過了一年左右的實施,受到了廣大農民的歡迎。今年常住人口的參保人已經超過了80%,未來一年內,新型合作醫療試點要覆蓋鐵力的農村,達到100%。現在主要是以試點為主,由14個推行到33個,我們試點已經兩年了,我們在試點的基礎上,把新型醫療試點工作納入新農村建設的范疇,在試點的過程中全面覆蓋鐵力常住農業人口,力爭依托這種新型醫療合作試點和農村醫療救治制度,徹底解決農民治病難的問題。
翟慶波:義務教育免費的問題也是關系到農村發展的大事。針對農村義務教育免費的事,中央溫家寶總理鄭重承諾,在未來的兩年內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省裡邊現在也在搞這方面的調研,也准備拿出這方面的試點,我們就准備積極響應省裡面的號召,只要省裡邊有這樣的試點,我們爭取列入這個試點當中,爭取先行起步,爭取讓鐵力的農民在短時間內受益,也解決鐵力農民就業難的問題。同時我覺得農村的教育是一個不公平的問題,農村的教育資源有限,教育條件、辦學條件有限,農村的一些孩子就學跟城市孩子相比有教育不公平的問題。我們利用資源的公平配置,努力地、短時間內實現公平的教育。結合國家和省裡邊對農村教育支持的力度,我們想把握好這樣的契機,調動我們地方的力量,重點解決好農村未來孩子上學難的問題。在鐵力,經過這些年的努力,農村的教育水平、教育狀況總體來講已經很好了,下一步辦學條件的改善還有師資力量的配備,還有整個學生負擔的減輕還有相應的過程。
翟慶波:吸引城市農村教學有一些優厚的政策,我們調動他的積極性,再一個確定了支持的制度,不管農村教師、城市教師他們的待遇是一樣的。我們想讓這支教師隊伍的建設能夠整體平衡發展,因為農村的教師並不是因為城市的教師一定要你到農村長期工作,有的人家就住在那個地方,事實上還有自己實際的困難克服不了,他進城來工作,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城市的長期在農村工作也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一是要把它理解為職責,支教是職責,第二城鄉實現良性的互動,在教學平臺上充分交流,達到一個共同提高的目的,最後整體提高教師素質,解決好農村教育問題。前一段哈爾濱九中的老師到鐵力一中去,我們要一起合作,這個合作效果很好。校長帶隊,校領導班子同志,還有高四的把關老師,初三的把關老師到鐵力去,初、高、中進行整體的合作,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目的是為了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主持人:聽了您談的這些,體會到您的一個宗旨就是為農民辦點實事,讓農民生活得更好!那麼您曾設想過鐵力市將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前景嗎?
翟慶波:從未來看應該說鐵力市農民純收入的水平高於全省水平,而且這些年來持續、穩定增長,再一個鐵力農村的人均種植面積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同時三大作物在鐵力農村都有它代表性的種植,我覺得作為一個農業發展的整體體系是要完整,作為農業發展整體基礎也是比較堅實的,我想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新農村建設工作以後,我們鐵力市也認真地對這方面進行了調查,我想經過未來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鐵力市的新農村建設一定能夠階段性,不斷地取得一些新的進展,取得新的效果,為廣大農民的生產生活提供一個比較好的條件。對這方面我們鐵力市還是充滿信心的。
主持人:最後再次感謝翟市長做客東北網談,同時也歡迎各位網友登陸東北論壇就您所關注的話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