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1日電(記者:李越峰 張丹 攝像:付巍 視頻編輯:曲慧) 黑龍江是資源大省,近年來,隨著這些城市資源逐漸減少,枯竭,企業的獲利模式和生態環境都成為緊迫而現實的問題。2月9日,省人大代表王兆力做客東北網談,就資源枯竭型城市應如何可持續發展問題與網友互動交流。
嘉賓介紹:王兆力,雞西市市長
訪談全文如下:
主持人:首先感謝王市長做客東北網談。據了解,黑龍江13地(市)中,資源型城市有7個,其中雙鴨山、雞西、鶴崗和七臺河是大家公認的煤城。做為一個資源型城市,雞西除了煤炭資源之外還有其它資源嗎?
在雞西走路,說不定哪一腳就踢出個寶藏
王兆力:雞西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為什麼說它是一個資源型城市呢?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雞西本身資源非常豐富,現在已經探測到的礦產資源有54種,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儲量比較大的、開發價值比較高的有煤炭、石墨等等,雞西的煤炭儲量有66億噸,第二個是石墨,石墨的儲量是一億四千萬噸。儲量以及石墨產量都居亞洲之首。除了煤炭、石墨以外,還有灰線石、鉀常石等等,54種礦產資源現在已經開發利用了20多種,其他的礦產資源逐步地在開發。另一方面從雞西目前的產品結構來看,也完全符合資源型城市的特征。2005年,雞西的煤炭產量,原煤的產量是2800萬噸,在全省作為一個城市來講是最多的。煤炭的采掘業佔到了經濟總量近15%,還有其他煤炭的相關產業,比如說電力,煤礦的機械制造、煤炭的深加工,如果把煤炭的相關產業加一起,佔到了經濟總量的47%左右。
主持人:聽完剛纔您的介紹,我的感覺就是說,只要拿著鐵鍬到雞西隨便挖幾鍬,挖出的不是煤,那就可能是其他礦產。可以說地下全是寶。
王兆力:有人開玩笑說,在雞西走路,說不定哪一腳就踢出個寶藏。雞西還有一個亮點,雞西是農業資源比較豐富,現在耕地1500多萬畝,還有500多萬畝的濕地,100多萬多畝的草原。
主持人:這些有利的資源往往被煤炭這種資源優勢所掩蓋。
王兆力:因為雞西煤炭太著名了,所以某種程度上其他的資源,其他的優勢被掩蓋。雞西這個城市開發比較晚,綠色食品的種植面積超過了50%。我們建了一個屠宰廠,年屠宰量40萬噸以上。在『十一五』期間我們畜牧業的產值會增多,真正實現糧牧溝通發展。我們考慮大力發展畜牧業,它不單純是產業,它現在更重要是為農民增收,找到一個農民認可的、操作簡便的方式,雞西增收的重點就在畜牧業上。
當雞西無煤可采,無礦可挖……
主持人:既然雞西資源這麼豐富,而且剛纔您也介紹了財政收入的47%都是依靠這種礦藏,這種礦藏大多是不可再生資源,隨著它的儲量越來越低,我們是否考慮若乾年後,怎麼增加這個城市發展後勁?現在我們設想一下,如果現在雞西就已經無煤可采,無礦可挖,那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現象?
王兆力:這個設想很可怕,目前雞西的產業結構,煤炭佔了很大比重,雖然說按照目前的產量還能采100年、200年,但是到了100年、200年以後,我們早早晚晚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也有很多朋友問過我,雞西的資源枯竭了以後怎麼辦?實事求是地講,雞西的資源還沒到枯竭的時候,雖然是這麼說,但畢竟我們的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我們今天的產業結構,今天的發展,我們不能建立在吃子孫飯的基礎上,我們也在研究,作為雞西這樣的城市,資源型城市如何進一步發展的問題。
王兆力:針對這個問題,下一步我們的工作有幾個重點,一個是以煤轉電,煤轉化工為重點,來打造新型資源型城市。目前雞西的產業結構不盡合理。我們目前有66億噸的儲量,2800萬噸的產量,但是整個雞西發電能力還不足60萬千瓦,這個和資源型城市,和我們目前煤炭的產量是完全不相匹配的。同時也帶來幾個問題,一是大量原煤的運輸。二是沒有煤炭的深加工,產業鏈很短,如果把發展完全定位在增加煤炭產量,那麼我們資源的儲備,環境的承受能力,煤炭的安全生產恐怕都會帶來問題。
王兆力:按照省裡的『十一五』規劃,我們『十一五』期間要推進兩個項目:一個是雞西電廠二期,現在初步規劃是120萬千瓦,目前我們正在做前期工作,投資者已經落實了。第二就是密山電廠,密山電廠規劃也是120萬千瓦,這兩個電廠有兩個投資主體。目前進展還是比較順利的,因為這兩個電廠已經列入國家和省委的『十一五』規劃。第二,結合我們雞西的城市供熱,我們籌建了一個60萬千瓦的熱電聯產機組,一方面是增加新的發電量,為這個城市供熱能夠新的規劃。
主持人:這樣一舉多得,解決煤炭運輸的瓶頸問題,也解決當地電力短缺的問題。
王兆力:您說的很對。一個是解決電力緊張的問題,緩解電力緊張,第二主要是拉長煤炭的產業鏈,通過拉長產業鏈,增加我們地方的財政收入,增加地方的就業,增加職工的收入,減輕我們環保各個方面的壓力。現在雞西已經開始著手搞鎂藍石、粉煤灰的綜合利用。逐步延伸,把過去的廢物如何利用好,變成寶。
對俄經貿,煤城雞西的戰略選擇
主持人:除了打造新型能源基地這條路之外,雞西還有其它『道路』可拓展嗎?
王兆力:我們也正謀劃其他產業的發展,發揮我們雞西毗鄰俄羅斯沿邊的優勢,來做好與俄羅斯經濟、科技、貿易合作。
王兆力:雞西位於黑龍江東部,和俄羅斯有641公裡的連接線,其中密山和虎林這兩個口岸是國家級一類的陸路口岸,這兩個口岸的優勢比較明顯,因為全省25個口岸當中,只有東營、綏芬河、密山、虎林4個是陸路口岸,其中雞西就佔兩個。為什麼說陸路口岸的優勢很明顯?簡單地說,它可以一年365天天天供貨,不受氣候的影響,另外供貨的成本也很低。
王兆力:另外,多少年來中俄雙方合作的基礎比較好,尤其是雞西的密山和虎林兩個市和俄羅斯建立了互相誠信、密切友好的往來,這一點在和俄羅斯的合作當中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雞西還有一批熟悉俄羅斯市場的規則的貿易人纔,這些為科技經貿的合作奠定了基礎。2005年雞西市對俄進出口貿易額增長了25%以上,這個幅度雖然是不高,但2006年發展勢頭會更強勁一些。
王兆力:目前我們正在謀劃對俄鐵路的建設,現在國家和省對我們很支持,俄羅斯方面也給予了積極的協助,現在進展良好。我們把跨境鐵路早點建成。同時,密山的口岸公路已經全部建成,虎林的口岸公路今年開工,明年可以完工。
王兆力:除了鐵路、公路以外,我們雞西的直線機場近幾年開通,到了2007年,有可能形成陸路、鐵路和空中三條大通道全部建成。以通道建設為通道,來提昇對俄合作的質量和效益。除了通道建設以外,我們把口岸基礎設施的建設也作為重點。虎林和密山兩個口岸都加大了投入,商品檢驗檢疫,基礎設施上都做了很大的完善。
主持人:就是說隨著硬件設施的完善,軟件服務逐漸改進,可能我們對俄的優發揮得淋漓盡致。
王兆力:客觀條件應該說是比原來有更大的改進。除了客觀條件以外,我們重點是抓兩個方面。一個是對俄出口產品,園區和出口產品基地的建設。所謂基地的建設,俄羅斯對中國的農副產品需求量比較大,無論蔬菜、水果還是肉類,規模、質量、水平都有比較大的提高。再一個是出口產品加工基地的建設,因為俄羅斯市場需求比較多的產品,如服裝、鞋帽、家電,這些應該是我們的強項,我們在虎林、密山兩個口岸的附近,正在規劃出口產品加工的區域。
主持人:近期我們東北網將推出一個大型俄文網站,希望能為我國對俄經貿提供最便捷及權威的網絡信息服務。最後再次感謝王市長做客東北網談。
王兆力:也感謝東北網給了我一個和網友溝通的機會,同時在這裡也給各位網友拜個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