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2月15日電 14日,記者從哈爾濱道外區獲悉,復建後的哈爾濱關道將於4月中旬進行最後的裝飾,采用宮廷油漆彩繪,使哈爾濱關道保證百年不朽,重現昔日棗紅色大門、屋檐彩色花卉、吉祥物的道府景觀。據了解,二期工程將歷時3個月,並在哈爾濱關道內增設皮影戲和民俗樂隊等文化演出項目。
油漆彩繪百年『道臺府』
據哈爾濱關道復建工程項目負責人於以順介紹,去年哈爾濱關道復建工程首次對所有的木質構建進行了處理,今年油漆彩繪哈爾濱關道,將參照北京故宮的做法,對所有門和木柱進行技術處理。
對哈爾濱關道內的23棟房子和13座大門,有關部門將借鑒牡丹江的興隆寺建築手法,采用『一麻五灰』的傳統做法進行裝飾。屋檐等處將畫上一些地方花卉和麒麟、仙鶴等吉祥物;對152扇大門和木柱等地方將采用鑽生、裂縫、著縫灰、粗灰、中灰、細灰、披麻灰等16道俗稱『豬油桐漆』的工序來進行處理,最後將使哈爾濱關道門、木柱呈現出棗紅色,房屋彩繪色彩鮮艷奪目、吉祥和諧。於以順說,根據天氣情況,油漆彩繪工程將於4月中旬開始,3個月就可以全部完成。
民俗藝術進駐『道臺府』
為保護哈爾濱的民間藝術,道外區文體局還將民間傳統藝術———滿族旗人皮影搬到了哈爾濱關道內;同時,組建民間藝術家樂隊,在哈爾濱關道內進行民間樂曲表演。
據區文體局局長李長海介紹,道外區請來了民間皮影表演藝術家於久閔,常年在『道臺府』內演出《小羊過橋》、《西游記》、《狐狸和烏鴉》等傳統皮影戲。同時,區文體局組織民間樂曲和民間戲曲表演藝術家成立百名老藝人民俗樂隊,重新將過去在老城區街頭巷尾表演的二胡、琵琶和蹦蹦曲等曲目挖掘出來,在『道臺府』內進行民俗樂曲表演。目前,該樂隊已有60餘名民間老藝術家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