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創排三臺大戲 打造文化品牌—佳木斯戲劇文化現象啟示錄
2006-02-15 14:05:26 來源:東北網—佳木斯日報  作者:杜鵬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5日電 去年,佳木斯文化局所屬的各文藝團體銳意進取、不斷探索,在經費極度緊缺、演員陣容不齊的困難情況下,創作、排演出了大型現代京劇《黑土地的女兒》、室內情景劇《網絡ABC》和反腐倡廉劇《路》。這些劇目都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市委的中心工作,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貼近百姓的生活實際,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歡迎和贊譽。這幾部戲有的赴省城參加了『黑龍江藝術之冬』文藝調演,有的在山東各地巡回演出近200場,享譽齊魯大地,有的被省、市紀檢部門確定為反腐倡廉劇目,組織機關乾部觀看。

  市文化局黨委書記、局長劉貴芝在談到這幾部戲時深有感觸,她說,這幾部戲的創作和排演過程,使我們受到了很大的啟示,我們感到,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百姓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就是我們的創作方向,我們就要圍繞這些方面,組織各文藝團體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

  市京劇團根據市委書記郭曉華在全市宣傳文化戰線工作會議上提出的『要把我市建設成省東部地區的文化中心城市』的要求,決心創作、排演出代表佳木斯文化層次、體現黑土文化特色和反映主旋律的作品。當時,富錦市農委副主任、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總農藝師麻晶莉作為黨的十六大代表和全國、全省農業戰線的先進個人,在省內外享有盛譽,把這個人物的形象搬上舞臺,成為創編人員的一個強烈願望。思路確定之後,市京劇團派出了編劇、導演和主創人員到富錦市,對麻晶莉進行了采訪。經過3個月的創作,2004年8月,《黑土地的女兒》劇本初稿完成。年底,當這部戲排練成型時,恰逢先進性教育活動在全國普遍開展,市領導觀看了這部戲後,認為這是先進性教育活動中一部難得的好教材,於是,市委決定,把觀看這部戲作為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的一項內容。2004年底到2005年初,在市內演出10幾場,在觀眾中產生了很大反響。隨後,又到佳木斯所轄的周邊縣(市)和國有農場演出30多場。

  去年12月26日,這部戲作為第二屆『黑龍江藝術之冬』系列活動之全省新劇目調演劇目中的惟一一臺京劇現代戲,在哈爾濱北方劇場進行了專場演出,受到了觀眾的好評。省戲劇工作室副主任孫天標對此劇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京劇《黑土地的女兒》是用國粹藝術表現現代生活的有益嘗試,是難能可貴的。

  談到《黑》劇的創排過程和演出效果,市京劇團團長馬志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在創排過程中把握住一個原則,那就是保證真實性,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不搞高、大、全那一套,讓先進人物有血有肉,就像在我們身邊。

  由市評劇團創排的情景劇《網絡ABC》在佳木斯市演出20餘場之後,團領導果斷決策,大膽闖市場,在山東各地陸續演出近200場,受到了廣大學生和家長的普遍歡迎。創排這部戲的初衷是,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為民辦的若乾件實事中,有一項是清理整頓網吧,為未成年人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市評劇團圍繞網吧內外的事進行了創排,以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和利用網絡。這部戲在山東各地演出,取得了極大成功。市評劇團團長呂冰峰說,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文藝團體,就要緊扣時代脈搏,把老百姓廣泛關注的人和事通過舞臺呈現給觀眾,對青少年成長起到教育和引導作用。

  由富錦市藝術團創排的反腐倡廉題材的龍江劇《路》,在佳市演出後,引起了很大轟動。在省、市紀委的協調下,共演出60多場,光在省直機關就演出10幾場。此劇以其較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向人們敲響了警鍾。

  通過對這3部戲的剖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個劇目的創排,只有適應了時代的發展,貼近了群眾生活,是群眾喜聞樂見的,纔會受到群眾歡迎。市京劇團、評劇團的主創人員創作劇本時,正是因為緊扣時代脈搏,立足於尊重觀眾、尊重市場,使每個劇目在創意之初就從是否貼近群眾生活、被群眾接受出發,本著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衝天的嚴格要求,對劇目生產和市場需求作充分的論證,在藝術上精益求精,纔創作演出了弘揚主旋律、貼近時代、貼近生活、深受廣大觀眾歡迎的好劇目。從市場的角度而言,文藝團體的文藝產品其實是一種商品,觀眾則是消費者,你的產品能不能為消費者所認可,那還要經過市場的檢驗。像市評劇團創排的《網絡ABC》就經受了市場的檢驗,並在檢驗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