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專家分析認為王建民本該有3次生機
2006-02-16 08:30:3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姝媛 劉澤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6日電 就北京警方公布的王建民的法鑒結果,15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黑龍江省醫院院長助理、消化外科專家金政錫分析認為,王建民患有的胃潰瘍、胃穿孔、繼發急性化膿性腹膜炎,這都是外科和急診的常見病,在同仁醫院這樣的地方根本不存在診斷困難、救治技術不及的問題,本來是不該死人的。可以說,王建民不是死於醫術,而是死於醫德的缺失——醫生一次次延誤治療時間,纔最終導致了這場悲劇。

  金政錫說,結合法醫鑒定結論、王建民的胃病史以及第一次被送往醫院時臨床表現可以推斷出,王建民發病時患有胃潰瘍穿孔繼發急性化膿性腹膜炎。由於長期生活不規律、心情焦慮,王建民早已患有的胃潰瘍演變成了胃穿孔。胃發生穿孔後,王建民胃裡的食物進入腹腔,引起了繼發的急性化膿性腹膜炎。臨床上,患有急性腹膜炎的患者會出現了防御性腹肌緊張,導致板狀腹,同時受到疼痛強烈刺激會伴有嘔吐發生。這些都與王建民當天『腹部劇烈疼痛、嘔吐』的癥狀相吻合。

  金政錫說,按照同仁醫院的說法,當日該院的急診醫生給王建民做了簡單的檢查後,表示『無法確診』,同時還稱『沒有生命危險』,這實在令人無法理解。在這樣的大醫院,急診醫生都相當有經驗,絕不該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出現這樣的結果只能歸咎於極其不負責任的態度。醫生在沒有確診的情況下,不應該對患者是否有生命危險妄下斷言。而且,胃潰瘍穿孔和急性化膿性腹膜炎的臨床特征十分明顯,一般情況下,醫生只需通過按壓腹部就可確診。如果無法確診,應該立即給患者做腹部平片、腹透、B超,或者利用醫療儀器檢查病因。但遺憾的是,同仁醫院的醫生沒有立即采取救治措施。

  金政錫表示,王建民第一次被送往醫院時情況已很緊急,但如果當天立即入院治療,這種危險很快就會被排除。而且,由於救治及時,王建民很可能不需要手術,采取保守治療的方式即可痊愈。

  『第二次被送往醫院時,王建民腹部疼得越發劇烈,這說明病情加重了,其危險性也隨之加大了。』金政錫說,急性腹膜炎發病的前四個小時內是化學性腹膜炎,超出四小時就會感染為細菌性腹膜炎。從王建民的臨床表現分析,第二次被送到醫院時,已經發展到細菌性腹膜炎。盡管細菌性腹膜炎情況嚴重了許多,但如果這時能得到治療也還不至於威脅到生命。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盡管這次王建民的臨床癥狀更為明顯,但按照同仁醫院的說法,經過該院內外科醫生的會診仍未能確診,這一現象發生在一家全國聞名的『三甲』醫院裡,簡直讓人難以置信。也正是同仁醫院醫生的『不能確診』,讓王建民再一次失去了獲救的機會。

  金政錫說,當王建民第三次出現在醫院時,疼痛癥狀減輕,板狀腹逐漸消失,這並不代表病情緩解,而是病癥更為嚴重,已經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急性腹膜炎在發病的前四小時內,消化液、膽汁進入到腹部,強烈刺激導致腹部劇烈疼痛。受到刺激後,腹膜滲出,疼痛癥狀緩解。如果當時醫生對王建民進行檢查就會發現,他的腸音已經聽不到了,反跳痛增強了。但是即便是到了這個危險的地步,王建民如果得到救治的話,也還是有生的希望的。

  『從法醫鑒定結論看,直接導致王建民死亡的是異物吸入氣管及肺窒息死亡。這恰恰表明,王建民在吸氣時將嘔吐物殘渣吸入氣管及肺,他是被活活憋死的。如果在這個緊要關頭,王建民得到及時救治,將氣管切開,他也許還有生機。』

  金政錫說,以他多年的臨床經驗判斷,從發病到死亡的40多個小時裡,王建民承受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巨大痛苦。而且,從醫療技術的角度看,幾次被及時送到醫院的王建民是不該死的。正是醫生的不負責任,一而再、再而三地讓王建民一次次地與生的希望失之交臂。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