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黑龍江頻道2月20日電 作為的重要繁殖棲息地和遷徙停歇地,我國生態大省黑龍江將加大監測密度和力度,科學調配力量監控、防范候鳥春季回遷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禽流感等疫情。
記者從黑龍江省林業廳獲悉,近期一些國家和地區在對病死鳥類檢驗時檢測到禽流感病毒表明候鳥帶病毒率較高,鳥類遷徙和活動是傳播禽流感的重要媒介。隨著春季的到來,候鳥遷徙頻繁,在歐洲、東南亞和我國南方越冬的候鳥將開始回遷到,黑龍江發生禽流感疫情的危險性增大。針對鳥類和野生動物種類多、分布區域廣的特點,黑龍江省要求各地相關部門嚴密監測防治候鳥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野生動物疫源疫病。
目前,黑龍江省的紮龍、興凱湖、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嫩江高峰、尚志帽兒山鳥類環志站等12個國家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以及洪河、安邦河自然保護區、東北虎林園等47處省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已經初步構建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體系。其中,中國最大的野生丹頂鶴繁育中心——黑龍江紮龍鶴類繁育中心已經采取緊急措施,對飼養區實施封閉管理,為飼養的鳥類注射禽流感疫苗,並建立隔離點以備不時之需。
同時,黑龍江省要求各市地林業主管部門在對本地區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經營利用單位的防疫情況進行檢查,在場所消毒防疫、垃圾處理等各個環節實行嚴格控制措施,防止可能出現的疫病感染和傳播。
據介紹,黑龍江省位於候鳥遷徙的國際性通道上,每年3月初至5月上旬都有大量候鳥由東南亞和中國江蘇、江西等省區飛到黑龍江或途經這裡遷徙至蒙古、俄羅斯、日本等國。在遷徙至黑龍江省或途經當地的候鳥中,包括丹頂鶴、白鶴、中華秋沙鴨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7種,二級保護鳥類幾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