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3日電 1997年,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嵩山路38號的華輝商貿中心(海都國際商務會館前身)竣工後,30餘名居民在此購置了房產。5年後,這個當初的高檔小區發生了巨變——『海都』租用該樓1—4層經營洗浴中心後,將公共大廳改成營業大廳,嚴重影響了住戶的采光、通行。2005年11月,業主欒厚義將『海都』告上法院,要求其恢復大樓原狀,並賠償經濟損失。昨天上午,哈爾濱市南崗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
共用大廳成私用
采光窗戶被砌死
原告欒厚義在法庭上訴稱,1997年年末,從事外貿生意的他從外地來到哈市,並購買了華輝商貿中心6層的兩套住宅,同時成立了一經貿公司。2001年10月,該樓開發商哈市寶捷房地產開發公司將華輝商貿中心的一二層樓交由黑龍江省金孚法律中心使用。不久,金孚法律中心在此開設了『紅福美食城』。2002年3月,該樓4層的物業部門突然人去屋空,欒厚義等住戶找到相關人員詢問,纔知道該樓物業已由『紅福美食城』接管。此後,『紅福美食城』以金孚物業管理部名義給每戶業主發了一份物業合同。由於對物業費過高及物業公司資質問題產生疑問,業主們拒簽合同。同年5月,該樓電梯突然停運,接下來又斷了水、電、暖氣。
2003年10月,『海都』租用華輝商貿中心1-4層,並開始大面積裝修。就這樣,『紅福美食城』變成了洗浴中心。接著,在未經有關部門批准和業戶同意的情況下,『海都』將8層樓所有的采光窗戶都用磚砌上,並掛上了牌匾,還將樓內一層與二層之間的旋轉樓梯拆除,原樓梯口處封閉,樓內居民每天進出的必經之處——公共大廳被改成了『海都』的營業大廳。住戶的采光、通行受到嚴重影響。自『海都』進入後,住戶們每天回家時都得向保安出示身份證,有時還有保安在後面『保護』。
沒有了水、電、暖氣,欒厚義等30餘名住戶被迫全部搬出。今天,這些住戶中有多人作為證人出庭。
住戶邱先生告訴記者,1997年花了50餘萬購買了7樓一套使用面積107米的房屋,一半當公司辦公室,一半自住。在停水、停電事件後,他只能每年花高價在外租房。邱先生說,自從搬出來以後,『華輝』的住房就好像不是自己的了。每次回家去取東西,走到海都商務會館一樓大廳時,保安員都會上來問:乾什麼的?還必須出示身份證。邱先生無奈地說,每天樓內出入洗浴的人不斷,感覺這裡根本不像自己的家。
雙方各執一詞
庭上辯論四小時
在法庭上,原告和被告雙方展開激烈的辯論。原告律師認為,被告未經有關部門審批及業戶同意私自改建是違法行為,並出具了該樓層開發商、規劃部門的原有設計圖紙、哈市房產住宅局限期整改通知以及『海都』拆改該樓設施前後的照片等證據。說明該樓的一樓大廳和一層與二層之間的旋轉樓梯是共用面積,公用樓梯間的陽臺是采光窗。
被告代理律師稱,『海都』進入華輝商貿中心後,把大廳拆除裝修,的確沒有告知其他住戶同意。但『海都』作為該樓的最大住戶、佔有最大的面積,有權對該樓設施進行拆改。至於有沒有得到相關部門審批,他們已寫過申請,現還在辦理中。而且他們在2003年進入該樓時,該樓的采光窗就已經被磚堵死,沒有證據證明是他們所為。所以,原告提出的『排除妨礙、恢復大樓原狀以及經濟賠償』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
隨後,被告向法庭出示了證據——業戶侯靖萍等人在2004年8月狀告黑龍江省金孚法律中心侵權後自動撤訴和黑龍江省金孚法律中心又訴侯靖萍等人名譽侵權勝訴的法律文書。被告用該證據說明,『海都』並沒有給樓內業戶造成任何侵權。
原告律師認為,被告提供的證據與本案無關。
在法庭辯論階段,原、被告方各執一詞,除主張自己的觀點外,還就對方的證據提出了質證。此案經過近4個小時的審理,最終以雙方不同意調解告一段落。目前,此案還在進一步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