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3日電因心病公開,他遭到周圍人的強烈排斥;為了讓『心病』患者不再受歧視,他勇敢地站出來,訴說自己苦不堪言的遭遇——
『他們好像把我當成了殺人犯,隨時都可能殺人。同事像躲瘟疫,房東把我攆走,親人不敢和我單獨接觸……』近日,患有抑郁癥的孟先生在心理醫生的陪同下來到家報編輯部,神情黯然地訴說自己公開病情後的尷尬遭遇。同時,孟先生稱,『希望通過訴說我的經歷,讓人們知道患這種病已經苦不堪言了,再受歧視,就更沒有活著的勇氣了,希望人們能夠摘下有色眼鏡,幫助心病患者走出低谷。』
公開心病
被同事當『殺人犯』
我今年32歲,家在外縣,8年前大學畢業後一直留在哈爾濱市一家企業工作。記得我最初患病是在大三時,距現在已經快10年了。最近兩年,我感覺我的病情加重了,發病間隔期越來越短,持續時間越來越長,並且經常有自殺的念頭。去年,我實在挺不住了,不得不住院治療。這次,周圍的人幾乎都知道我患有抑郁癥,並且是很重的那種,還流傳我有自殺或殺人的傾向。
經過一階段的藥物和心理治療,我的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轉。然而,當我再次回到工作崗位時,一切都發生了變化。我住院的事已經在單位廣泛傳開了,有人說我是精神病,有人說我隨時都可能自殺或者殺人,甚至連一些關系單位的陌生人都知道了。一時間,同事走路故意躲著我,工作上同事都盡量避免和我單獨接觸,更可氣的是,一些不熟悉的同事,特意跑來『參觀』我……他們仿佛把我當成了潛在『殺人犯』,隨時隨地防范我,好像我隨時都可能殺人一樣。
無處棲身
被房東攆出住處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去年年底,房東也知道我患有嚴重心理疾病。這對夫妻風風火火地找到我說:『房子有個親戚要用,不能再租給你了。另外,你有病,最好以後也別自己住,萬一有什麼想不開的,身邊都沒個人勸。』我告訴房東,我這是抑郁癥,沒有他們想的那麼可怕,我正在接受治療,以後會好的。但是,房東卻根本聽不進我的話,在他們的心中,抑郁癥有自殺和他殺的傾向,怕我死在他們的屋子裡,以後這房子就沒法租了,更沒法賣了。為此,他們執意讓我搬家,並將我原來預交的房租退還。同時,他們還命令我三日內必須搬完。
一開始找房子時,我還特意告訴房東我有抑郁癥,害怕對方知道了實情後再趕我走。結果不但沒有一個房東願意把房子租給我,還遭到了人家一連串的白眼。最終,我還是在隱瞞病情的情況下,纔找到了一處棲身之地。
情感危機
找對象成了老大難
假如外人的歧視尚可以接受,那麼來自親人的壓力實在讓我窒息。我在哈市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哥哥,由於父母都不在了,他們非常關心我,每天打電話問候我,並經常讓我去他們家裡做客。但是,自從我去年出院後,我發現哥哥姐姐的態度變了。今年過年,我到哥哥家,和5歲的侄子一起關上門在書房裡看書,我發現嫂子一會兒進來一趟,有時候送些零食,有時候根本什麼事都沒有,對此,我非常不解。然而,一次不經意的偷聽讓我找到了答案,哥哥和嫂子正因為我而爭吵,嫂子生氣地命令哥哥:『盡量少讓你弟弟和咱兒子接觸,他有「精神病」,萬一傷害到孩子怎麼辦?』從這以後,我逐漸感到來自哥哥姐姐家裡的壓力,我不願意再去他們家裡做客。
除此之外,我在情感上也一直空缺。雖然我年齡不小了,但找對象卻成了一個難題。最近,介紹對象的人一到我單位打聽,聽說我有精神病,嚇得對方連面都不敢見。也難怪,一聽說精神病這幾個字嚇都嚇死了,誰敢嫁呀?
孟先生的心理醫生告訴記者,出院後,孟先生的病情基本穩定,根本不會傷害到他人,但是周圍的人卻對他充滿歧視。目前,由於孟先生飽受外界各方面的壓力,從而給進一步治療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對此,孟先生稱,不久以後,他將離開哈市,或者換一個新的工作環境,開始新的生活,以便更好地接受心理治療。
心理專家稱
用平常心看待心病患者
針對此事,記者采訪了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的副院長張聰沛教授,他指出,抑郁癥等心理疾病有別於重型精神病。首先,抑郁癥患者具有清晰的思維,不會喪失意識,通常情況下不會產生過激行為;其次,抑郁癥自殺是在極度悲觀厭世情緒下走向絕路的,心理充滿了矛盾和反復較量;最後,抑郁癥患者殺人,是極個別現象,此時,患者會出現絕望,並流露出想與人同歸於盡的想法。這時,只要親人及時引導就醫,也不會發生悲劇。因此,張教授建議,如果大家都能都用一顆平常心看待抑郁癥等心病,就像看待感冒一樣,如果大家都能少一分歧視,及時引導患者就醫,不但會避免悲劇的發生,還會給抑郁癥患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康復條件,使他們那顆痛苦的心不再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