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4日電 《中共黑龍江省委關於貫徹<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的頒發,是我省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省民主政治建設的一件盛事。《實施意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中發[2005]5號文件)精神,著眼於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提高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我省老工業基地振興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切實結合我省實際,具有很大的理論意義和指導意義。相信《實施意見》的下發,必將對我省民主政治建設產生深遠影響。
《實施意見》對進一步完善我省政治協商的內容、形式和程序做了比較詳盡的規定,本著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就重大問題在決策前和決策執行中進行協商的大原則,對民主黨派負責人應該和需要參加的各類會議、提出建議、省裡領導建議人選協商以及情況反饋都做出了明確規定;對充分發揮民主黨派成員在國家政權中的參政作用問題,《實施意見》明確規定了要『保證民主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人士在各級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委員和人大專門委員會中佔有適當比例,在各級人大領導班子成員中有適當數量。省人大常委會中應有民主黨派成員或無黨派人士擔任副秘書長,各專門委員會中也要注意安排民主黨派成員或無黨派人士擔任領導職務。』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安排民主黨派成員或無黨派人士擔任領導職務,《實施意見》中有創新,也前進了一步。《實施意見》對省、市、縣政府要選配民主黨派成員或無黨派人士擔任領導職務、擔任各級法院、檢察院領導職務以及在人民政協中的比例安排是按照中發[2005]5號文件制定的,但規定明晰具體,比較便於操作。對充分發揮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作用、進一步加強與黨外人士合作共事等方面,《實施意見》從進一步拓寬民主監督渠道、進一步完善特約人員工作制度、切實完善民主監督機制;建立健全黨外乾部工作機制、加強黨外後備乾部隊伍建設、加強黨外乾部的培養鍛煉、拓寬黨外乾部的選配領域和選任渠道和切實發揮黨外領導乾部作用等方面都規定得很詳細、很有層次,為今後該《實施意見》的實施打下了堅實基礎。
2005年12月17、18兩日,我們召開了五屆十四次常委擴大會議,基層組織負責人以上的社的領導同志共計70餘人參加了會議。常委會上對中共省委的《實施意見》進行了認真學習和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在新世紀新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今天,中共省委《實施意見》的下發是非常及時的,對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對建立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我省『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全面完成我省『十一五』規劃的各項目標,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家在學習討論中認為,要貫徹落實好《實施意見》精神,中共各級黨委要把《實施意見》的貫徹落實提高到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高度來認識,切實擺上各級黨委的工作日程,不折不扣地抓實抓好。民主黨派的各級組織要積極配合中共各級黨委做好《實施意見》的貫徹落實工作,而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民主黨派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大力強化自身建設。要努力提高民主黨派各級組織和民主黨派成員的思想建設水平,不斷提高成員的政治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深化對參政黨地位、性質和歷史使命的認識,進一步增強貫徹中國共產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提高領導班子『四個能力』建設水平;結合市級組織和省級換屆,加大後備乾部培養、考察、選拔、推薦力度,按照『三個為主』的原則穩步發展成員;以實施《公務員法》為契機,進一步提高機關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