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5日電 近年來,經過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網吧開始走上依法經營、健康發展的軌道。但值得注意的是,黑網吧在農村並沒有偃旗息鼓。市人大代表苗中林等許多代表在建議中呼吁,要加強農村網吧管理,警惕不良網吧。
背景
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互聯網開始在農村推廣,網吧大量出現。但受資金或經營條件的限制,不少網吧只有十幾臺電腦,經營使用面積僅幾十平方米,難以達到『各縣及以下的地區必須達到電腦80臺、經營使用面積200平方米以上』的網吧經營硬件設施規定。
由於農村網吧大多采取家庭式經營,經營地點隱弊,不便於監管,因此一些業主為贏利,以暴力、色情等網頁吸引農村青少年。如何能讓農村孩子既能享受到網絡帶來的便捷,又避免網吧不良經營造成的侵害,成了目前社會關注的焦點。
調查
農村孩子迷上網吧夜不歸宿逃學打架
苗中林在調查中發現,農村網吧中存在許多黑網吧,他們的營業對象以農村青少年為主,上網內容以聊天及游戲居多。上網成癮的學生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們經常夜不歸宿,作業由『老板』代寫,簽字由『老板』代簽。為了弄錢,許多孩子不吃早飯,或者賣表、賣自行車,謊稱『丟了』。最終,經濟上的拮據無法滿足沈迷游戲的需求時,往往鋌而走險,進行偷、搶、敲詐勒索等活動;還有的為了霸佔位置拉幫結派,打架傷人。老師和家長懮心忡忡卻又無能為力。
苗中林說,由於農村青少年的文化生活相對匱乏,因此網吧對他們有極大的誘惑力。如不加強對農村網吧的管理,讓黑網吧繼續為害農村青少年,將帶來嚴重的社會後果。苗中林說,我們不能讓網絡忘了農民,但也不能讓『黑網吧』害了農村孩子!
建議
嚴格審核部門聯動強化網吧管理
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農村人口多,不少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孩子』相當多。切實依法規范農村網吧經營,為廣大農村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十分必要。因此各相關部門應嚴格實施農村網吧登記、注冊制度,對經營者實行資質審核,嚴格規定農村網吧經營場所與學校的間隔距離及營業時間、營業對象;縣級以下文化、工商、公安、教育等政府職能機構應切實擔負起各自的職責,形成整體聯動又各有分工的態勢,進一步加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