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2月27日電 空車配貨是改革開放之後出現的一種新的物流方式,毫無疑問,空車配貨緩解了貨物運輸緊張的矛盾,提高了物流的速度,降低了車輛空駛率。但是,由於空車配貨的畸形發展和管理的失控,致使哈爾濱市空車配貨行業陷入無序發展狀態,出現了空車配貨擾民、佔道、堵路,成為各類案件多發的地方。道外濱江站是哈爾濱市鐵路貨場,200多家空車配貨站依附於濱江站貨場,形成了哈爾濱市空車配貨集中區,搞亂了這一地區的治安和社會秩序,已經成為影響市民生活、影響社會穩定的頑疾。
空車配貨引發案件多
市民王某委托道外區一空車配貨站發往南方一批價值20多萬元的貨物,可過了半個月對方沒收到。王某找到配貨站,被告知經理不在。過了兩天再去,配貨站早已人去樓空。他到工商局查找這個貨站,纔知道是個『黑戶』。無奈,王某到交通部門投訴,被告知需到公安局報案,直到現在依然沒有結果。
一跑長途貨運的司機,在道外區濱江站某配貨站裝貨,因貨物沒配滿,當晚睡在駕駛室內,不料車內8000餘元現金被竊。
近年來,僅道外區濱江派出所轄區,因空車配貨引發的刑事案件居高不下:2004年刑事案件發案163起,其中空車配貨市場刑事案件發案81起,佔發案總數50%;去年,涉及空車配貨治安案件竟佔發案總數的75%。從空車配貨市場發案情況看,多為拎包、盜竊貨物、搶奪和經濟詐騙案件。從發案因素上看,多為搶錢、爭貨源、合同糾紛、配貨市場管理人員與業主和貨主之間的矛盾糾紛等。
據了解,道外區濱江地區就有200多家空車配貨站,從業人員構成復雜,每天的流動人員,不易控制。空車配貨市場已經成為這一地區社會治安的高發地區。
噪聲擾民投訴多
據調查,全市約有70%的配貨站開在街面上,僅道外區就佔了390餘家。由於裝卸貨物的車輛基本上停在居民區內或街道上,晝夜裝卸貨物擾民突出,嚴重影響了居民正常生活秩序。
道外區保障華庭小區居民常某對記者說,他在此居住兩年了,每天半夜都被樓下貨站裝卸貨物的吵鬧聲弄得睡不好覺,沒辦法只得考慮搬家。9日下午,記者遇到了在道外區大水晶街居住5年的王某,他抱怨說:『配貨站的噪聲天天擾得孩子沒法學習,舉報多次一點也沒效果。』記者來到王某家樓下,看到配貨站門前停有一輛車牌號為吉A53810的藍色東風大型貨運車正在向另一輛車上裝鐵器貨物,由於卸貨人員將鐵塊直接往車上扔,產生的噪聲十分刺耳。
連日來,記者走訪道外濱江地區,發現9條街道共有空車配貨站200餘家,僅濱江街就聚集多達100多家配貨站,其他配貨站分布在南極街、保障街、承德街等街道上。記者走訪20餘處空車配貨站周邊的居民,談及噪聲擾民人們怨聲不斷。僅去年一年,市長熱線共受理空車配貨擾民投訴達數百起。道外區去年區長熱線受理空車配貨擾民的投訴多達100餘起。
佔道堵路影響交通
據道外區交警大隊對濱江地區部分路段交通狀況隨機統計:僅2005年12月22日下午,交警部門便查處違規停放的空車配貨車輛濱江街為158臺,而保障街達105臺。
由於空車配貨車輛車身平均佔地面積在30平方米左右,其隨處停放造成交通堵塞時有發生。9日下午3時許,記者在道外區路緣賓館西側看到,由於兩輛大型貨運車在街道中間裝卸貨物,造成整條街交通阻塞10多分鍾。而在保障街上,一輛車牌號為蒙E30760大型貨運車,卸下近百個紙殼箱均堆在人行道及馬路邊,把行人擠到了機動車道上。記者還發現,保障華庭小區竟被數十家配貨站包圍,因配貨站門前沒有場地,貨物被擺在人行道和馬路上,使來往車輛只能繞行。
據道外區行政綜合執法局執法人員介紹,在清理取締南極街延邊配貨站的佔道貨物時,已有兩名執法人員被配貨站的業主抓傷,並搶走執法人員依法扣押的佔道物品。
此外,空車配貨車輛壓毀路面十分嚴重。據道外區城管局統計,去年因空車配貨車輛碾壓造成人行道破損約1.5萬平方米,車行道破損2.6萬平方米,維修費用達300萬元。
整治空車配貨重在治本
據市交通運輸管理處負責人介紹,空車配貨行業管理起來難度很大,涉及交通、公安、工商、市政、市容、稅務等6家。如今,由於有關部門簡化辦事程序,降低了審批空車配貨門檻,讓很多不具備經營資質條件的空車配貨站鑽了空子。幾乎每天都有電話或市民來投訴貨物丟失、破損的事,多數是黑配貨站經營的,交通部門執法權力是有限的,處理佔道、摘牌子是城管的職能,查封則是工商的權利,治安案件、妨礙交通是公安部門管轄。單一的一個部門無法全部行使職權。
市政府綜合整治辦公室負責人說,貨物運輸市場的混亂,不是一個行業或一個地區的孤立問題。問題的產生與發展是諸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行業管理問題,也有企業自律問題;既有政策制定問題,也有監管力度問題;既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任何一個現代化城市的管理者,都不會容忍這種現象的長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