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2月28日電 去年以來,哈爾濱市交警支隊以創造安全、暢通、文明、有序的交通環境為重點,立足實際,多策並舉,戮力攻堅,不間斷地開展交通整治和預防交通事故工作,全市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
【成效】
事故下降形象提昇
去年,哈爾濱市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大幅下降。在全市月均新增機動車1200餘輛、新增機動車駕駛人3000餘人的情況下,這四項指標同比分別下降30.49%、18.07%、34.36%和27.5%。全市共有各類交通標志14000餘塊、交通標線37萬米、交通隔離護欄5.4萬米、交通信號燈383處。先後有10餘個代表團到市交警支隊參觀訪問或進行學術交流。交警部門成功指揮哈洽會、雪博會等大型會展交通管理,受到來賓好評。去年,交警支隊被授予全省公安系統文明單位和市級文明單位稱號,先後有54個集體、600餘人(次)受到上級機關的表彰獎勵。
【經驗】
『三個傾斜』實現目標
去年初,市交警部門提出全年交通事故『少死100人』的硬指標。一年來,全市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減少114人。
———領導力量向公路傾斜。支隊領導每半月對所負責的公路進行一次實地踏查;每天由3名處級乾部分別帶隊在公路巡查;沿線公路大隊每天由兩名大隊領導帶隊執勤;50個公路中隊的中隊長全員跟班作業。
———管控警力向一線傾斜。將縣(市)70%的警力投入公路執勤,每天管控警力超過400人,實行24小時全天候巡邏。
———財力物力向公路傾斜。確保40輛警車在全市2700公裡延長線上巡邏,建立信息智能查詢平臺,為民警配備『警務通』等。
多項制度有的放矢
———建立交通安全責任制。各級領導包督導、包檢查、包協調、包整改,把責任落實到單位、崗位、人員,對重特大交通事故實行責任倒查。
———建立考核獎懲制。實行三級民警考核制,對預防事故全年達標及超額完成任務的給予重獎;工作開展不力的通報批評;排序後三位的亮紅牌。
———建立督查協調制。實行交通安全督導派駐制,選調業務精通、責任心強的乾部輪崗下基層調研、檢查;實行多部門路面聯勤會簽制、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聯席會議制、發生重大以上交通事故現場會制度、連追三級責任通報制等。『鐵腕』行動效果顯著
哈爾濱市開展了以打擊『瘋狂殘土車』為重點的夜間整頓專項行動,累計出動警力3869人(次),依法滯留嚴重交通違法『瘋狂殘土車』935臺,罰款31.5萬元。截至去年底,共取締處理交通違法行為43萬件,滯留機動車3.7萬輛。打響百日整頓道路交通秩序攻堅戰。從去年9月9日開始,在全市新增設198處早、高峰執勤點,在主要街路設立44處夜勤點,增強管控能力。
【問題】
遵章守法意識有待提高
部分市民交通安全和法制意識仍較淡薄,行人不走人行道,不遵守交通信號燈隨意穿行街道等現象比比皆是;機動車駕駛員闖紅燈、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爭道搶行等問題大量存在。
硬件設施保障有待加強
由於歷史欠賬問題,市政道路建設總體水平相對滯後,停車場配建不及時,智能化管理跟不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道路正常通行能力。
交通執法環境有待改善
個別市民和駕駛人對交通民警的執法管理不支持、不配合,甚至時常有辱罵、毆打民警案件發生,增加了管理難度。
【建議】
要從根本上控制和預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必須抓住要害、突出重點,積極探索新時期適合地域特點和實際情況的有效措施。有關人士建議:
交通宣傳社會化
要把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全民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列為政府工程,納入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和普法教育范疇,做到齊抓共管。將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停車場及交通設施基本建設納入城市發展規劃和社會發展規劃。
路面管控科學化
要堅持市場化運作,多渠道籌措資金推進智能化建設;對市區重點易堵地段、路口采取分單雙號、分車型、分時段限制通行的做法減輕堵塞;出臺控制機動車劇增與現有道路比例失調局面的舉措。
隊伍建設專業化
要加強交警專業技能的學習與訓練;加大對公安交管部門公路『三亂』問題的治理;對阻礙、侵犯民警執法權益的違法當事人運用法律手段予以追究和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