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黑龍江頻道2月28日電 黑龍江省科學家顧問委員會宏觀經濟專家組組長陳永昌日前說,2006年人民幣還將出現平緩的昇值,預計到7月份美元兌人民幣價格可能降低到1:8以下,到2015年比率為1:6.1,而國外對人民幣的估算昇值空間是40%。
陳永昌說,面對人民幣昇值公眾應當調整儲蓄、投資和消費三大結構。
一是調整儲蓄結構。多存人民幣,少存外幣。目前亞洲有四大流通貨幣--人民幣、日元、韓元和新元,人民幣是亞洲的主體流通貨幣,佔流通量40%以上,將來昇值空間大。此外,可嘗試到外資銀行開展人民幣儲蓄業務。匯率放開之後,一些外國銀行相繼進入我國,今後可能從事居民的人民幣儲蓄業務,屆時可以拿出一部分人民幣儲蓄到外國銀行,通過多元化儲蓄能分散風險。相對說,外國銀行壞賬少、資金質量好,服務質量好。
二是調整投資結構。過去儲蓄的利率相對比較高,儲蓄本身也相當於投資,而且獲益穩定。目前儲蓄的利率很低,因此不能全依靠儲蓄來保值和增值。公眾可以考慮拿出一部分人民幣購買不動產,比如山林、土地、房產等,因為實物保值比貨幣保值風險性更小。
三是調整消費結構。陳永昌說,現在我國的居民儲蓄率高達46%,居世界首位。儲蓄高、消費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條:一是中國人節儉攢錢的傳統習慣,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二是貧富兩極分化,財富分配不均,導致消費相對不旺,城鄉差距、貧富差距在拉大。三是社會保障不到位。社會保障改革滯後,百姓的自我保障只能是儲蓄。
陳永昌說,從未來走勢看,我國政府正在積極地通過政策控制貧富兩極分化,並且著力解決公民的社會保障問題。從公眾說,應當提倡合理消費,比如提倡"攢錢不如攢健康",這也是"以人為本"的體現。人生好比一個"10000工程"。"1"是身體,後連的四個"0"分別是家庭、事業、金錢、朋友,但關鍵是前面的"1",有了"1"後面的四個"0"纔有意義,"1"倒了,後面的都變成了零,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