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佳木斯市郊區堅持『五圍繞』抓整改確保取得實效
2006-03-04 10:39:35 來源:東北網  作者: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4日電(記者 高長利) 佳木斯市郊區(永紅)在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緊緊抓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主題,堅持『五圍繞』抓整改,確保農村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實效。

  圍繞生產發展,積極抓好備春耕生產。區委組織區直部門、鄉鎮機關的黨員乾部,積極加強備春耕生產,認真開展送科技、送農資、送農產品訂單的『三送』活動。區農技推廣中心、畜牧、林業等涉農部門組成7個備耕促農科技小分隊,深入專業村、種養殖基地開展科技培訓活動,為農戶傳授綠色無公害產品生產技術流程、禽流感防治、珍禽飼養、特色蔬菜種植技術要點。目前,全區舉辦科技大集5次,發放『農民朋友一年早知道』宣傳單2萬多張,介紹購買種養殖品種、化肥、農藥等農資品種200多個。舉辦科技培訓班63期,培訓2萬多人次;印發科技實用技術手冊2.4萬份,無償為養殖戶提供藥品5000多元。包村區直部門、鄉鎮以及村級組織積極協調信貸部門,幫助困難村民、特困黨員、重病家庭解決春耕生產資金和農用物資,保證他們能夠及時種上地。目前,已為826名貧困戶送去種子6400公斤、化肥80噸、農藥5噸,協調農貸資金300多萬元。針對一些農民盲目生產和養殖的問題,區鄉村三級黨員領導乾部積極查網絡、聽新聞,並根據農村經紀人反饋信息,正確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確保農民生產適銷對路的品種。目前,全區農村獲得農產品訂單和銷售信息150多條。

  圍繞生活寬裕,積極拓寬致富門路。區直部門和鄉鎮機關黨員乾部轉變作風,走出樓院,『走進群眾』,積極幫助所包村屯制定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幫助包扶戶調整產業結構,確定脫貧致富項目,做到村有主導產業,戶有致富項目。沿江鄉黑通村依托粘玉米特色小組和蔬菜種植特色黨小組的力量,根據南方市場需求,把粘玉米和大白菜生產加工確定為全村種植業的『主打品牌』。沿江鄉沿江村組織50名有種菜經驗的村民到俄羅斯進行保護地和露地蔬菜生產。長發鎮27名返鄉黨員利用春節期間,引進致富信息,帶出勞動力100多人外出打工。目前,全區農村確定致富項目132個,獲取致富信息158條。在區鄉村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乾部的共同努力下,全區農村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湧現出平安鄉佳新村臺灣瓜菜生產、蓮江口鎮萬慶村北國寒地綠色水稻生產、大來鎮南城子村生豬養殖、四豐鄉新鮮村村民赴南韓外出打工等一大批有各自特色的生產專業村。

  圍繞鄉風文明,積極開展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針對部分村民農閑時節賭博破壞家庭和睦的問題,全區各村黨組織結合本村實際組建了各具特色的農民演出隊、老年秧歌隊、文化特色黨小組,活躍在各個村屯。蓮江口鎮萬慶村文化特色黨小組為全體村民送上一臺說說咱村新面貌、誇誇咱村黨支書為主題的快板書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使大家過上一個文明、祥和的節日。平安鄉佳新村村民在春節前觀看了市文化局為他們送上的一臺貼近農村實際、貼近百姓生活的文藝演出和一部電影。目前,全區11個演出隊表演反映新農村建設的文藝節目89個,反映農村慶豐收的秧歌演出97場。

  圍繞村容整潔,積極開發沼氣項目建設。針對農村畜牧養殖數量多,畜禽糞便隨處堆放,嚴重影響鄉村環境衛生問題,郊區從改善農村居住環境,減少農村人畜糞便污染和解決燃料問題入手,在蓮江口鎮萬慶村先行試點搞沼氣開發項目。今年該區爭取了國家計委審批的開發資金136.8萬元,准備在6個村建1140個沼氣池。目前,全區已建完658個沼氣池,較好地解決村屯環境衛生差和能源浪費問題,有效地改變了農村生活陋習。

  圍繞管理民主,積極推進村民民主議事。在進行村屯規劃時,規劃人員充分征求村民意見和建議,請村民代表和村乾部參與收集提供有關資料,配合開展各項基礎工作,將規劃成果提請村民理事會審議,並向全體村民公示。在村屯整治過程中,堅持不搞『一刀切』、『一陣風』,把村屯規劃實施整治的決策權交給群眾,交給由村裡的老乾部、老黨員、老模范、老教師、老軍人組成的『五老會』。 『五老會』負責處理村屯整治中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各類問題。在村屯整治和新農村建設中,『五老會』發揮著農民意願的『代言人』、政府主張的『傳遞人』和矛盾糾紛的『調解人』的積極作用。先進性教育以來,全區各村通過村民代表大會、『五老會』和重大事項的圖板公開、面對面公開和點題公開等形式,研究決策問題116個,均得到村民普遍支持和認同。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