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5日電 又逢『三八』節,女性再次走到前臺。在提倡科技創新的新時代,佔半邊天下的女性,同樣不讓須眉。在今年當選『三八』紅旗手的女性當中,高知識、高學歷、從事高端科技領域工作的女性呈明顯增多趨勢。本報特從中選擇幾位女性代表介紹給讀者,作為節日獻禮。相信,隨著時代的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創新中國的歷程中擔綱重任。
陳化蘭要與禽流感打一輩子交道
近日,第六屆黑龍江省『十大女傑』揭曉,36歲的陳化蘭以絕對優勢當選。陳化蘭如此備受人們關注,源於在目前這場人類與禽流感病毒的戰爭中,她的角色舉足輕重。她不僅擔任著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暨農業部動物流感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同時還是H5N1和H5N2型禽流感疫苗的研制者。得獎後沒什麼特殊感覺
當禽流感在全球蔓延,國內部分地區也出現了禽流感疫情時,陳化蘭的名字也隨之進入大眾的視野,這位年輕的女科學家成了國內近一段時期以來獲獎最多的人。第二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首屆中華農業英纔獎、省『五一』勞動獎章、省『五四』青年獎章、省『十大女傑』稱號等。面對這些接踵而至的獎項,陳化蘭卻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冷靜,她的解釋是:『我的成功實際就是我的本職工作,得獎沒什麼特殊感覺。』
采訪陳化蘭很不容易,她非常忙,直到2月27日晚上9時30分,記者纔撥通了她的手機。也許是怕耽誤對方的時間或者是怕對方掛斷電話,記者連珠炮似的把采訪內容和意圖一口氣說完。這時,陳化蘭輕聲笑了笑,打破了記者的緊張和尷尬情緒。她告訴記者,從春節到現在,她一天都沒有休息過,出差成了家常便飯,半個月工夫她就去了兩次日本。『說實話,從一個研究動物的科研人員,一下子成為了社會焦點人物,我還真有點不適應。每天給我打電話的業內人士太多,但更多的還是記者,有些時候我不得不長話短說,不是端什麼名人架子,而真是有許多工作要做。』她無奈地吐出了心裡話。服從分配讀了獸醫的留美博士後
談起她的家鄉,陳化蘭的話多了起來。她出生在甘肅省白銀縣的一個小鎮子裡,父母都是種地的農民,家裡有6個孩子,她是最小的一個。由於家境並不富裕,陳化蘭從小就有股向命運挑戰的倔勁,上學時的獎狀沒少得。『選擇獸醫研究並不是我的本意,我當年也沒有什麼偉大志向,只是服從學校的分配。但是,既然學了這項專業,我就要把它學好。』陳化蘭在甘肅農業大學讀完研究生後就到哈爾濱讀博士。1999年,她與同樣搞獸醫研究的丈夫共同到美國攻讀博士後。那時,他們的孩子還不到1歲。
陳化蘭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學習成績非常好,她和丈夫讀完博士後,感覺在業務水平上有了明顯的提高,兩人想法相同:回國乾點事!5年後,哈獸研所成立了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陳化蘭擔當了實驗室主任。回想起這幾年的打拼時光,陳化蘭深有感觸。自從2002年實驗室成立以來,每天有做不完的實驗和攻破不了的課題在等著她。每天最晚離開實驗室的人就是她。為了不影響工作和堅顧孩子的正常生活,她請了一個保姆幫助料理家務,這樣她就成了全天候職業婦女。
散步、電影、度假等休閑娛樂活動對於年輕夫婦都具有強大的誘惑力,可對陳化蘭夫婦卻是奢望。陳化蘭講,她和丈夫的私人時間也是在搞學術研究,兩人每天在家也要工作到半夜,他們的『共同語言』就是禽流感疫苗的研究。在親情與疫情間選擇
也許是太忙了,回國後的陳化蘭只回過一次甘肅老家。一次,老父親實在想女兒和外孫了,就來哈爾濱看看她們。當他看到女兒總是工作到半夜時,竟心疼得偷著掉眼淚。可陳化蘭並不認為自己辛苦,她總覺得時間很緊迫。尤其是疫情當前,各地方監測站送來的樣品數量直線上昇,有些根本不符合禽流感癥狀的也送過來。陳化蘭說:『誰都知道,錯了一個,晚了幾天,損失就可能是幾千萬,誰敢掉以輕心?』
『由於工作忙,沒有時間陪在孩子身邊,她有時候覺得挺對不起孩子的。』與陳化蘭在一間實驗室的副研究員李雁冰講,作為母親,陳化蘭非常心疼寶貝兒子,但有時不得不在親情與疫情間作出選擇。有一年,陳化蘭的兒子突患急性闌尾炎,當天就住院動了手術,陳化蘭在單位知道消息後,飛奔趕往醫院,日夜守在兒子身邊。可沒到兒子拆線時間,就接到通知出差,她毫不猶豫地給兒子辦了提前出院。每當提起這事,陳化蘭總覺得欠兒子的太多太多。
實驗室副研究員田國濱得知陳化蘭獲得省『十大女傑』稱號後,很替她感到高興。他說,陳化蘭是個性格直率的人,說話辦事直來直去,常常會因為工作意見不統一,和同事們爭得面紅耳赤。可在其他方面,她從不斤斤計較,不把個人得失放在心上。
近日有媒體稱,隨著春天的來臨,禽流感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速度明顯加快,有可能會全面暴發。針對這樣的傳言,陳化蘭告訴記者,禽流感病毒天天在變,每一代都不一樣,也有隨時發生變異的可能。春天是否會全面暴發,至少她現在沒有拿到數據,不能妄下斷言。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在研制禽流感疫苗方面,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國際先進水平。如果禽流感疫苗的普及工作做到位的話,能非常有效地控制疫情的發展。
陳化蘭堅定地說她將繼續挑戰禽流感,和病毒作戰到底。
呂秀昭為『神舟』飛船保駕護航
2005年7月13日,『神六』飛船發射當天,她坐在電視機前,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表情隨著指揮員的指令嚴肅,而緊張,當聽到『發射成功』的喜訊時,她興奮地跳了起來!在她的帶領下,企業為飛船配套生產的近2000個高精電子產品,再一次在太空經受了考驗。
因為她的出色表現,今年,她獲得市『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她就是哈晶體管廠技術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呂秀昭。航天奇功幕後英雄
1988年呂秀昭從中山大學物理系畢業後,被分配到哈爾濱晶體管廠。去年,她獲得哈工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年裡,她從技術員到項目負責人,從總工程師成長為技術副廠長兼總工程師,付出了超常的努力。
對許多人來說,從事半導體物理方面的研究會感覺很枯燥乏味,一般的女孩子躲之惟恐不及,可呂秀昭迎著挑戰上,還樂在其中。為實現航空領域載人突破,我國在1992年開始『神舟』飛船的研制,因此,從『神一』到『神六』,呂秀昭從最初的參與研制開發,向前輩科技工作者學習,到現在全面負責技術、生產的推進落實,始終參與其中,分享甘苦。當年,為了解決電子產品體積縮小、功率保持不變,抗燒毀能力強等技術難關,呂秀昭和科研人員一起起早貪黑,加班加點忙了一年半的時間,將研制周期縮短一半,圓滿完成任務,其產品的重量比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美國產品還輕。而這樣的攻關過程,對呂秀昭來說,是家常便飯。
哈晶為『神舟』號宇宙飛船提供的電子器件,主要用於運載火箭和飛船的遙感遙測及應答系統、計算機電源系統、生命保障等系統。呂秀昭這樣形容她的研究成果:電子器件是組成各個系統的基本單位,它們是小巧的『精靈』,就像分布在人的大腦和身體各部位的神經,一個出現問題,可能都會使人失控,甚至造成大腦和手腳的失靈。
盡管在歷次試驗和發射中,呂秀昭負責的科研項目從未出現過一次質量事故,沒誤過一次工期,但每一次『神舟』的發射,還是會讓呂秀昭的一顆心懸在半空。每次發射成功後,她和同事們總會有一種異於常人的激動與自豪,因為『神舟』飛船上有自己的產品啊!大家任淚水飛流,擊掌相賀。
因為在組織『神六』飛船急需的國產化器件的研發工作中,為配套作出突出貢獻,呂秀昭被信息產業部授予有貢獻先進個人稱號。在2003年10月30日,她受信息產業部和總裝備部之邀,赴京參加表彰大會,與航天英雄楊利偉合影。哈爾濱有3人受到邀請,只有她一位女性。
現在,呂秀昭又接到了新的挑戰:為『神七』飛船和探月工程進行技術准備。她希望國人登月的理想,在她們這一代科技工作者手中成為現實。物質清貧精神富翁
記者來到哈晶體管廠呂秀昭的辦公室時,絲毫看不出廠長的『身份』和『氣派』:十幾米的辦公室,擠著四張相同的只有3個抽屜的舊辦公桌,其中一張靠牆的就是她的。
曾有人替她抱不平,名牌大學畢業,年輕能力又強,現在是『知本家』時代,靠知識吃飯,乾嘛非在這拿1000來塊錢工資?對此,呂秀昭平和地笑了。她說,從踏入企業的第一天起,老哈晶體管廠人就告訴她,半導體電子器件在未來的軍事、國防等科研領域將發揮重要作用,自己今後將與保家衛國,乃至祖國的榮辱休戚相關。以自己所學報效祖國,匹夫有責!
她說,從收入上看,自己的確清貧,她的大學同學裡有人自辦公司當上老板,還有的同學在外企拿高薪,她每月的收入可能不及他們的零頭。可她從未感到過後悔。現在一些人講經濟效益,他們掙錢多,待遇高,但卻往往缺少成就感。在她心目中,工作快樂是最重要的。哈晶是她成長的搖籃,也給了她施展的舞臺。在這裡,每當看到自己的努力帶來航空事業的進步,激發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那種榮譽感、幸福感是用語言無法形容的,更是多少金錢也買不來的。自己的個人理想、價值與祖國的榮辱連在一起,祖國的強大能有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是自己無尚的光榮。她想不出,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無暇逛街跑步購物
與對工作付出比,呂秀昭對家庭的付出很少。
呂秀昭說,女兒比同齡的孩子自立,平時學習不用她管。孩子有個感冒、咳嗽的小病,還會自己當醫生,到藥店去買藥。但媽媽的說法,女兒並不買賬,女兒說,16年來,媽媽在學習上很少管自己,想不自立行嗎?但對於母親視工作如生命,常常忽視自己的做法,女兒慢慢理解了。因為保密要求,媽媽很少在女兒面前提工作,女兒從不多問,只知道是與『神舟』飛船有關的。當『神五』、『神六』飛船成功發射後,她總是摟著媽媽,逗母親:『媽媽,軍功章裡面有你的幾分之幾的功勞啊?』但在要好的同學面前,她總是驕傲地宣布:我媽媽參與過『神五』、『神六』飛船的科研,還與楊利偉合過影呢!當好朋友投來羡慕的目光時,女兒仿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滿足。
呂秀昭的愛人是派出所民警,平時也是早出晚歸的。兩個人常常相互比著忙。盡管如此,家裡有事,呂秀昭第一個反映還是抓起電話打給愛人,遙控愛人去做。去年3月份,呂秀昭的父親查出患胃癌,身為長女的呂秀昭顧不上照顧父親,只能偶爾抽空匆忙帶著父親去趟醫院,檢查一下,沒等結果出來就往單位趕,照顧父親的任務都落到妹妹身上。直到父親年前去世,她都沒去過幾次醫院……回想起這些,呂秀昭總是滿心愧疚。
哈晶地處上游街,距繁華的中央大街幾步之遙,可呂秀昭很少逛街。每次去購物,都是帶著任務去,拿著女兒寫好的單子一路小跑。買完學習用品和一些吃喝的東西,就要匆忙往單位返。雖然對穿戴不在行,又因為自己皮膚容易過敏,平時不敢用化妝品,但她要求自己負責的科室的年輕女孩們,打扮得漂亮、時尚的,她說,這樣纔是新一代女性科技工作者的風采。
莫延紅為哈飛賽豹鋪設『星光大道』
榮獲市『三八』紅旗手稱號、33歲的莫延紅是獲得國家科技獎年齡最小的人。2005年投入市場的哈飛賽豹轎車,其獨具匠心倍受人們關注的雙星車標,就是她的傑作。專科生大膽啟用國際軟件
一個女孩子為何會迷上汽車造型設計的研究?小莫的回答非常簡單:緣於她的繪畫特長。1991年,只有專科學歷的莫延紅憑借著深厚的素描和雕塑功底,被破格錄用到哈飛汽車公司汽車研發中心造型室工作。『其實我和大多數女孩子一樣,對汽車並不感興趣。但是,對職業的忠誠讓我將如何使汽車外觀變得更加美觀和實用,定為自己追求的目標。』自從和汽車打上交道後,莫延紅又多了一項新的愛好,那就是看車,無論在電視上,雜志上還是在生活中,只要她沒見過的車型,她都會過目不忘地回家畫個圖,從中尋找造型設計的感覺。
1997年,國外汽車設計公司都在使用一種國際領先的汽車造型Alias軟件,可是這種軟件操作程序非常復雜,內容和學習資料又都是英文版的,在國內能夠熟練運用的人寥寥無幾。為了使汽車造型設計與國際接軌,莫延紅貸款買了臺家用電腦,每天坐在電腦前工作,甚至上下班走路的時候,她都在思考著如何解決軟件中遇到的難題。那年,莫延紅的孩子還不到1歲,有時孩子尿了床哇哇大哭,可她依舊沈浸在軟件課題中,由於長時間上機,她的雙眼變得乾澀紅腫,但她點著眼藥水仍堅持在電腦旁。一年後,莫延紅成為了哈飛汽車公司運用Alias軟件的第一人。四款車省下千萬元開發費
2000年,國內許多汽車生產廠家都走與國外合資的路線,開發新車的知識產權全部歸外國公司。當年,哈飛公司研發中意面包車就打破了這個合資路線,開始采用自主開發和意大利合作的路線。為了盡快提高自主開發能力,莫延紅大膽嘗試運用了Alias軟件制作A級表面工程。達到了A級標准,汽車表面纔會有鏡面一般完美的反光效果。這項工程技術含量很高,尤其在把直觀的外部真實模型轉化成計算機當中的虛擬數字模型這一逆向工程中,設計人員如果有0.0005毫米的誤差,那麼就會直接影響汽車外觀效果。為了不出差錯,她常常在電腦前一坐整整10個小時,忘記了吃飯、睡覺……
2002年,哈飛公司與意大利賓法公司再度合作開發了賽豹5轎車(未上市),莫延紅獨立完成了這款轎車的逆向工程,同時也為國內汽車行業填補了一項技術空白。從那以後,莫延紅又參與了哈飛7、哈飛9等四個最新車型的造型設計工作,並擔任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哈飛汽車研發中心總經理尹雪峰講,如果聘請國外設計公司,僅僅一個車型的A級表面工程就需要50多萬美元,折合人民幣400萬之多,四款車的A級表面工程莫延紅就為公司省下至少1000多萬元的開發費用。設計賽豹雙星標寓意深遠
在哈飛第一款三箱轎車賽豹上市前進行的全市征集車標競標中,莫延紅一舉中標,她設計的賽豹雙星標也從此使這款新型轎車充滿了『星相』。
為了給哈飛上市的第一款三箱轎車賽豹設計出一個合適的形象代言標志,小莫足足在家裡設計了3個多月,為了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她在計算機中反復制作數模、渲染效果,反復修改,連一絲一毫的瑕疵也不放過,經過上百次的修改,雙星車標終於出爐了。小莫說,她設計的雙星車標寓意深遠。放眼望去,新車標『H』字母代表著整個哈飛汽車,這說明賽豹在哈飛汽車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凝聚著全體哈飛汽車人的希望。『H』變形成兩顆星相連,展示了哈飛與東安戰略一體化後機車一體、強強聯手,星星相映,展示了今後美好的星路裡程碑。兩顆星向外放出光芒,寓意著賽豹與廣大用戶心心相連,心靈相通。
去年,對於莫延紅來說是收獲的一年,獲得了國家汽車工業科技進步成果二等獎,國家科協積極分子稱號,還申請了多項國家專利。2006年,小莫又有了新的目標,那就是實現汽車外形設計完全自主開發化,用國人的智慧展示汽車的美麗。
焦守麗
城市保護建築的守望者
每到一地,焦守麗都不停地忙著拍照片。但奇怪的是,許多照片都是只見景物不見人,而景物也多半是古舊建築。每次出差,她最願意去看建築,看到當地富有特色的保護建築時,總是會像被人注射了強心劑一般興奮。
作為哈市城市規劃設計院副院長、研究員級高級規劃師、黑龍江省唯一一名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學術委員會委員,知情人說,焦守麗這是得了職業病。太陽島俄羅斯建築保護神
焦守麗對建築保護發生興趣是在原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做研究生論文時,1994年,哈市被列為全國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那時,人們對保護老建築的意識還很淡,她卻因工作的關系,將個人的這種興趣進一步發揚光大了。
在歲月的侵蝕中,老建築面臨自然消亡的困境。太陽島上24座彰顯著上個世紀初淳朴、濃郁的俄羅斯風情和建築藝術的別墅和民宅,如果沒有焦守麗的努力,恐怕會遭到滅頂之災。
當時,對這群老建築的『拆』與『留』爭執不下。焦守麗受市規劃局領導指派,到太陽島保護這些『老寶貝』。站在沙俄時期遺留的這20多棟破舊磚木建築面前,她仿佛嗅到當年異域文化氣息。太陽島是上個世紀俄羅斯人休假、避暑地,島上遍布的芳草、綠柳掩映下的黃牆紅瓦尖頂、玲瓏別致的俄式建築,充滿異域情調;解放後,島上的新建築依舊保持著歐式風格;俄人野游、野浴、野餐的習俗,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哈爾濱人的休閑方式……經過多次踏查,查閱大量史料,走訪島民,最終,她拿出的規劃意見認為這24棟建築雖然破舊,但必須修繕、保留,如果太陽島上這樣的建築精品都被拆了,城市的記憶就損失了,太陽島與其他風景區就沒有區別了!現在,這些幸存下來的建築成為太陽島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經過20多年的摸索,人們保護建築的意識漸漸增強,哈市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明確了『不僅要保護歷史建築,而且要保護其環境』,『不僅要保護歷史街區,而且要保護城市格局脈絡和城市特色風貌』;『保護與利用相結合,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理念,保護工作全面展開。這些與她的努力分不開。讓老道外的保護建築重見天日
在對歷史文化名城與歷史街區保護規劃上,焦守麗首次系統地對哈歷史文化名城的價值及各個歷史文化街區的價值進行研究,並全面制定了保護框架。尤其對老道外價值的挖掘取得突破。
通過研究、查資料、走訪,焦守麗對老道外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隨著中東鐵路建成,道外區的繁華程度和娛樂種類之多、民俗興盛不亞於南崗、道裡,稱得上是哈爾濱民族經濟的發祥地。在這裡,她發現了一個寶貝:一個資本家的院落,院門是歐式風格,內部卻是純中式的,有大大的庭院,兩側向外延展,有許許多多間房屋,氣勢宏大,不身臨其境,很難想象道外會有這樣的所在。道外還有許多富有特色的『四合院』,以大院為中心,臨街商鋪,後面由二三層高的外廊式磚木結構樓房圍合而成,一般住幾十戶,內院設置自來水龍頭、廁所和倉棚等。這種建築風格是中國傳統『四合院』形式的延續,體現了中國的封閉性和排他性的傳統文化心態。
最終,焦守麗將靖宇大街兩側較大范圍內的大院建築提出修繕保護計劃,並將靖宇大街地區列入保護街區,搬遷工廠,增加公共綠地廣場,改善空間、周邊環境並舉,使老道外的建築特色得以彰顯。丈夫在車裡等一夜
作為現代職業女性,事業是追求的目標,但她同樣看重家庭。
在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同時,她要主持重大城市規劃設計與研究。每遇到重點工程和緊急任務,都要出現場,確定每座建築的拆與留,重新制圖做規劃,加班加點到凌晨是常事,一年總有半年以上周末在工作。今年大年三十,她忙到下午四點多纔回家。有一年,她在單位加班,愛人不放心,快半夜時來接她。左等右等,不見焦守麗下來,丈夫在車裡等了一宿!
前幾年,年邁的婆婆得了老年癡呆癥,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顧,加上兒子又面臨高考,工作繁忙,分身乏術的她不得已請了保姆,家裡纔安定下來。『你們這些四十多歲的人,除了忙事業,應更多地關注關注你們的孩子,他們纔是你們的作品和未來!』老師說給家長的這番話,焦守麗總覺得是在說自己。於是,孩子中考、高考的關鍵時刻,焦守麗便將工作挪到家裡進行,邊趕寫規劃,邊督促兒子學習。
多年的付出,她終於迎來了豐厚的回報:她主持編制的《哈爾濱市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獲全國優秀城市規劃設計成果三等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規劃》獲省級優秀規劃成果一等獎。今年,她獲得了市『三八』紅旗手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