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9日電 就業為民生之本,對於一些肩負家庭和社會雙重角色的女性更顯重要。然而在哈爾濱,即使業務本身對求職者無明顯性別要求,女性應聘者也難以得到平等的就業機會。即使得到了,權益也會受到侵害。
能力有優勢性別是劣勢
3月3日上午,記者來到哈爾濱市中高級人纔市場。在其張貼的招聘海報上記者看到,會計、出納、電話銷售等職位一般要求女性,司機、車工、電工等職位一般要求男性,而一些本來男女都可勝任的職位卻普遍標明只招男性。
某家征聘辦公室工作人員的用人單位海報標明只招男性。記者的一名女同事隨即以應聘者身份撥打了該單位電話。對方一聽是女聲便直截了當地說:『我們只要男性。』『應聘者』表示並不甘心,又介紹了自己很多優勢,有工作經驗、較強的社會溝通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辦公自動化應用能力等。結果對方表示,自己很無奈,該單位領導聲明只要男性,『不管女性條件多優越,均不考慮』。記者注意到,該海報於2005年6月張貼,至今已八九個月,即使長期未招到理想職員,仍拒女性求職者於千裡之外。
女生受歧視同工不同酬
記者近日翻開哈爾濱市某報的招聘信息專版發現,在明確注明性別要求的職位中,銷售、助理、人事專員、司機、工程師等技術類的工作多偏愛男性;文秘、財會、統計等行業多需求女性;而醫藥、管理、設計、媒體、講師、服務行業、網絡、廣告等則對性別沒有嚴格的要求。在記者隨機統計的12個版面中,共有職位95個,其中需求男性的職位40個,需求女性的職位28個,不限男女的職位27個。顯而易見,用人單位還是對男性更為青睞。
婦聯部門曾對女性所受就業歧視進行調查,發現形勢不容樂觀。以女大學生為例,性別歧視普遍存在。據統計,絕大多數的女大學生曾因性別原因遭到用人單位的拒絕,86.8%被調查的女大學生遇到過歧視性規定。
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也時有發生。記者在某勞務中介了解到,哈爾濱某著名冰淇淋廠聘用普通工人時,男女試用期業務相同,但男工600元/月,女工則500元/月。另一物業公司聘用閉路系統監測員,男保安800元/月,而女保安只有500元/月。
女性從業人員應佔4成
據長期從事婦女工作的哈爾濱市婦聯一位人士介紹,其實,有些招聘方明確標明不招女性,而有些招聘單位雖未在招聘說明上注明性別要求,但在面試中會借故對女性不予錄取。
專家指出,由於婦女要懷孕、生育、負擔家務,需要擔負起家庭和社會的雙重責任,所以一些用人單位將這些視為負面效應加以誇大。招聘方認為,考慮到體力、出差、職業壽命、工資制度等方面,招用男性更劃算,所以很多企業在招聘、分配、晉昇等方面重男輕女,以致女性失去平等就業的機會。
婦聯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哈爾濱城鎮,婦女的就業領域在擴大。單位女性從業人員佔單位從業人員總數的36.9%,其中,企業單位女性從業人員佔36%,事業單位女性從業人員佔44.3%,機關單位女性從業人員佔25.1%。
令人欣慰的是,《哈爾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說,重視婦女就業工作,實行男女同工同酬,保障婦女享有平等的就業機會和勞動權利,女性佔從業人員的比例保持在40%以上。
業內人士建議,為增加女性就業,可考慮開發以女性為主的崗位,如話務員、服務員、錄入員等。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可考慮讓女性就業從低端(家政、紡織等)向高端(電子等)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