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9日電(蔡天新 李延超 記者 高長利) 為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規范和監督行政執法行為,9日,哈爾濱市政府法制辦牽頭,組織該市直屬55個行政執法部門正式啟動行政執法主體的清理確認和依據梳理工作,從而邁開了哈爾濱市打造『陽光政府』的關鍵一步。
哪個部門該管自己的事?這個部門有沒有收費罰款權?企業和群眾在和有關政府部門打交道時常常感到頭痛。一些行政機關和執法人員也對自己到底執什麼法,有什麼法定職責不太清楚。權責不清,既影響辦事效率,又影響政府形象。
據哈爾濱市法制辦工作人員介紹,通過對行政執法主體的清理確認和依據梳理,將第一次把全市行政執法的『家底』查明白。通過確認和梳理,可以明確行政執法主體是法定執法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還是受委托執法的組織;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行政行為的法律依據;執法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的名稱,制定發布機關和生效時間。
哈爾濱市法制辦工作人員表示,政府職能公開化、法定化,是法治政府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行政執法主體的清理確認和依據梳理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今年上半年爭取取得階段性成果,並適時向社會公布,給公民、企業依法維權提供方便。
據了解,今年,哈爾濱市加大了建設『陽光政府』的工作力度,把政府的行政執法行為置於大眾的監督之中,從而使政府行為公開透明,人民群眾擁有信息知情權,辦事不再犯難。
責任編輯: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