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李延芝詮釋"新農民" 有文化 懂技術 善經營 會生活
2006-03-10 07:16:3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榮昇 焦明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0日電 8日下午,黑龍江代表團分組審議會場裡,代表們暢所欲言,氣氛熱烈。當全國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延芝發言時,她的『「新農民」應當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生活』的提法,得到代表們的一致認同。

  赴北京參會前,李延芝代表專門就農村基層文化建設、提高農民素質等問題,進行了調研。她結合對《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一五』規劃《綱要》的審議談到,從大文化概念出發,應該把提高農民素質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來抓。從一定意義上講,『新農民』應當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和生力軍,『新農民』的培養,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動力、源泉和關鍵所在。

  李延芝呼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首先要解決農民的教育問題。為此,她建議:一、從基礎教育抓起。認真落實黨中央有關農村『兩免一補』的教育政策,同時在農村中小學教育中加入農業技能教育內容,二、要繼續擴大實施我省近幾年實施的農村『村村大學生計劃』,加快農村大學生和技術人纔的培訓。村來村去,保證農村留下一支不走的人纔隊伍;三、把農民的技能培訓、職業培訓納入國家職業教育范疇。職業教育應該在農村率先實行。四、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開展農民技能培訓,更好地為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服務。五、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素質,加強對觀有教師的培訓,同時,出臺師范生二次分配舉措。建議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師范大學畢業生首先到農村工作3年,然後根據工作表現實行二次分配的政策。六、加大義務教育法執法力度,切實減少中小學生輟學,減少農村文盲。

  時下,部分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感卻下降了』的現象,引起李延芝代表的認真思考,她說,『新農民』要會生活。『會生活』,就是要與落後的、封建的、低俗的生活方式告別,提倡健康的、科學的、文明的、向上的生活方式。建設新農村、培養新農民,就要大力倡導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的思想觀念和道德風尚,要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建設納入新農村建設之中。

責任編輯: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