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0日電 2006年3月7日,天一直飄著清雪,初春的鶴城乍暖還寒。這天上午10時許,在齊齊哈爾梅裡斯區共和鎮興華村的一戶農家門前,一個捐贈儀式正在舉行。低矮的房檐下掛著一條醒目的橫幅,上面這樣寫著:生命的希望——為盧艷萍獻愛心募捐活動現場。一張木桌上放著一個慕捐用的紙盒,上面寫著兩行字:傳統美德傳千古,愛心獻給盧艷萍。
捐贈儀式開始了。市民政局副局長王國作首先捐了200元錢。隨後,梅裡斯區委、區政府捐款2000元。共和鎮黨委書記石紹磊、鎮長李勇、副鎮長徐樹平分別為盧艷萍捐款100元錢。長跑愛心協會會長王志芳代表愛心協會捐款2000元錢。興華村村委會主任和村支部書記分別為盧艷萍捐款100元。聽說是為盧艷萍募捐,興華村十幾個好心的村民也慷慨解囊,獻上一份愛心。這當中有一個叫劉宇熙的6歲孩子,在爺爺的帶領下,把自己的20元壓歲錢塞進了募捐箱裡……
這次愛心募捐,總計收到捐款1.2萬元。盧艷萍的母親眼含熱淚地說,謝謝大家,我女兒有救了!
盧艷萍年僅28歲
盧艷萍是一個不幸的女孩,剛剛28歲就得上了尿毒癥。醫生說,如果不做腎移植的話,最多只能活5個月。聽到這個消息,盧艷萍和愛人劉大力抱頭痛哭。
劉艷萍的愛人是一個孤兒。1996年,盧艷萍在齊市打工時與劉大力相識相愛。由於家境貧困,2002年結婚時辦得極為簡單,只花了5000元錢。家中唯一的電器是一臺25英寸的彩色電視。沒有房子,小兩口就借住在盧艷萍的二姨家中。
盧艷萍是個要強的女孩,他和愛人商量好,婚後三年內不要小孩,先出去打工,積攢些家用。
2005年5月19日,小兩口來到山東東營,開始用汗水澆灌希望的花蕾。不成想,這年的9月份,盧艷萍感到身體不適,東營一家醫院診斷為肺炎。然而,治療了一個月也不見效,於是小兩口回到了齊市。在母親和愛人的陪同下,盧艷萍來到齊市中醫院。經醫生診斷,盧艷萍患的是尿毒癥,並且已是晚期。如果不及時做腎移植,最多能活5個月。如此殘酷的現實讓盧艷萍如雷轟頂。她僅僅纔28歲,美好的生活還剛剛始,老天怎麼這樣不公啊!背著母親,盧艷萍和愛人抱在一起放聲大哭。他們多希望這只是一場夢啊?在絕望中,盧艷萍和愛人把結婚時的錄相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看一遍,他們都要痛哭一場……
母親要捐腎救女兒
盧艷萍的母親名叫柳玉華,年僅48歲。這是一個堅強而偉大的母親。當她得知只有換腎纔能救女兒的命時,她的第一反應就是捐出自己的一個腎。她對記者說,只要能救女兒的命,自己的任何器官都可以捐出來。因為女兒還年輕,只有28歲啊!
盧艷萍的父親名叫盧春金,今年49歲。他也執意捐出自己的腎救女兒,但最終還是被妻子勸阻了。妻子含淚說,這些年家中欠下十幾萬元的外債,你是家中的主要勞力,今後家中還要依靠你,所以不能毀了你的身體。我身體垮了不要緊,你身體要是垮了,這個家可就沒有希望了。妻子的一番話,讓盧春金淚如雨下。
柳玉華的家的確夠難的。她和盧春金結婚後,難事一個接一個,先是婆婆有病,後是公公有病。農民的日子就怕家人生病,一人有病就能拖垮一個家。1993年柳玉華患皮膚病又花掉3萬多元,這些錢都是四處借來的。然而,屋漏偏逢連陰雨。1993年秋天,盧春金租一臺四輪車去地裡收苞米,不料遭遇車禍,又賠人家5000元錢。時至今日,家中共欠外債十萬多元。如今,女兒又得了尿毒癥,這不是雪上加霜嗎?在這種情況下,柳玉華決定捐腎救女兒。她說只要女兒能生活得好,自己可以犧牲一切。
王立軍是一個好心人
盧艷萍被確診為尿毒癥以後,每周要做三次透析,全部費用近1500元。如此沈重的醫療費讓這個貧困之家無法承受。但為了救女兒,盧春金和妻子已經顧不了許多。他們將僅有的28畝地全部包了出去,一包4年,這樣籌得一萬多元錢。但這樣一來,他們就等於連吃飯的本錢都沒有了呀!知道這個消息,盧春金的兒子又四處籌錢把地贖了回來。
2006年1月23日,盧春金家中連一粒米也沒有了。眼瞅著就要過年了,盧春金只好借錢買來了一袋大米,一袋白面,十斤豆油。這就是他們一家人的全部年貨了。一天,盧春金哽咽著對妻子說,現在已是山窮水盡,艷萍的病也只好硬挺了……聽到丈夫這樣說,妻子柳玉華哭了。她說,就是死,也得讓我姑娘過了這個春節呀!聽妻子這樣一說,盧春金也哭出聲來。
就在盧春金一家人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好心人來到了他們的家中。這個人就是王立軍。王立軍是一個退伍軍人,多年從事個體經營。近四年來,他在共和鎮收購白瓜籽,與這裡的村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當他從別人口中聽說盧艷萍的不幸遭遇時,就立刻來到盧春金的家中。他說,你們千萬不要放棄女兒的治療,有什麼困難我會幫助你的,社會上也會有好心人幫助你的。你們千萬不要放棄呀!從這一天起,王立軍就四處奔走呼號,希望有更多的好心人來救一救盧艷萍這個不幸的女孩。
好心人紛紛伸出援手
為了盧艷萍的生命,社會各界立即行動起來。市民政局局長曲建華當即決定,從市慈善總會撥出資金5000元;龍沙區人防辦聞風而動,為盧艷萍捐款1000元;市中醫院決定以最優惠的條件為盧艷萍做腎移植手術。
作為市長跑愛心協會的創始人之一,姬永發聞訊來到盧艷萍的家中,了解情況後留下了一百元錢。回來後姬永發立即召集協會的骨乾人員開了一個專題會,號召大家為盧艷萍捐款,並又帶頭捐了一百元錢。在他的帶動下,會員紛紛解囊相助。王德珍老人每月只有300元退休金,她竟捐了一百元。而她自己剛剛遭遇到不幸,唯一的一個31歲的兒子因病去世。70歲的於亞臣,每月的退休費只有二百多元,她在捐出一百元後表示,今後每月都要拿出一百元錢資助盧艷萍,直到她的病痊愈,而她平日的生活,全靠撿破爛維持。張長忠靠蹬三輪生活,一天也就掙個十元八元的,但也捐了十元錢。愛心藝術團的黃秀琳、王君、張樹貞每人捐了一百元。愛心協會會長王志芳、星月神門業經理宋進軍、下崗工人張喜山也捐了一百元……
在捐贈現場,嫩江公路大橋管理處的姬建東為盧艷萍捐了100元錢。王立軍這個好心人在為盧艷萍捐贈200元錢後表示,等她做手術時還要資助她。58歲的陳桂蘭,原是豐恆委委員會主任,本身患有宮頸癌,正在化療中,她也為盧艷萍捐款250元。
姬永發說,目前,長跑愛心協會為盧艷萍的捐款還在繼續中。
近日,姬永發還將隨同盧艷萍的母親去哈醫大進行配型檢測。為了盧艷萍的生命,這些好人心將繼續奔走呼號。相信,他們的呼號與行動,定會在鶴城引起更強勁有力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