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杜宇新在巴、木、通調研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紀行
2006-03-13 05:37:1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作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3日電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個大課題,也有不少大難題。這個題究竟怎麼破?基層乾部群眾是怎麼想的?他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3月8日至10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杜宇新輕車簡從,頂風冒雪,分別到通河、木蘭、巴彥三縣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問題調研。杜宇新走了6個村,坐在農民的炕頭上,聽他們對新農村建設的期盼,聽他們傾訴生產生活的苦辣酸甜,因為他們是建設的主體;與10幾位鄉鎮黨委書記面對面,聽他們的新農村建設點子,因為他們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認真聽取三縣領導的匯報,因為新農村建設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

  發展生產是中心,離開發展,新農村建設就沒有堅實的物質基礎

  走村串戶,杜宇新最關切的,就是農村發展生產問題,而農民最迫切的願望,也是生產發展。因為生產發展是中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中,把『生產發展』放在首位,足見其統率作用。

  3月8日下午,杜宇新來到了通河縣樺樹村。在農民張金貴家的炕頭上,聽張金貴講述改善生活的歷史,莫不與發展生產相關。張家是通河縣實施扶貧開發、整村推進的受益者。縣裡為他家解決了扶貧款,去年種了9畝水田和旱田,養了200只大鵝,兩口人收入超過了萬元。據村黨支部書記廉海玉介紹,縣裡實施『扶貧開發、整村推進』的新農村建設方略,給他們村帶來了發展生機,光水稻大中棚育秧一項,每畝地就可增收60元。而烏鴉泡鎮依山村村民袁秀蘭的發家史,是生產發展為綱的佐證。去年縣裡給她家解決了1.2萬元的扶貧款,她家匹配上600元,養了12組貉子,共收入1.2萬元,一年脫貧致富。

  杜宇新對通河縣『扶貧開發、整村推進』的做法非常贊賞。把資金整合,集中使用,避免『撒芝麻鹽』,從農民最關切的生產發展做起,盡快見到實效。他說,農民的貧困問題解決不了,怎麼建設新農村?現在農村百業待興,不先搞好生產,就無法改善生活,就更談不到改善生活環境了。發展生產和改善生活要有機結合,大體可以概括為6個字,即『穩、調、服、通、改、延』。要穩定發展農業生產,主要是糧食生產。要調整產業結構,宜種的種、宜養的養,千方百計提高農民收入。要搞好面向農業和農村的各種服務,農機服務、科技服務,包括農民組織起來自我服務。要使村村通電、通水、通電視、通車,能通就通到村裡去。要改房、改水、改氣、改廁,包括改生活習慣。要把城市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網絡向農村延伸,把對農民的服務功能延伸到生產和生活之中去。他希望通河縣能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新鮮的經驗。

  杜宇新對縣裡的領導同志殷切囑托,新農村建設是黨中央的重大戰略決策,各級黨政組織和乾部都要加深對其重要性的認識。農民和農村問題解決不好,黨的執政基礎就不牢靠。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市的小康,也沒有全國的小康。我們要讓農民分享改革成果,同步奔向小康社會。

  生產發展給農民帶來的變化,令市委書記感到欣慰。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堅持點面結合,試點不能搞成一個『花瓶』,好看不好用

  3月9日上午,杜宇新與通河縣8個鄉鎮的黨委書記面對面,和他們共同探討新農村建設方略。有問有答,交流熱烈。

  當有的同志提出新農村建設試點要『堅持高標准、一步到位』的觀點時,杜宇新特別提醒,新農村建設要堅持點面結合,在點上可以適當集中資金,先行一步,取得經驗;面上要因地制宜,針對各村不同情況,解決一些群眾反映迫切的問題。新農村建設標准必須要切合實際。高標准是指我們要辦一個事,就辦得高標准,修這條路質量就要高,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蓋房子質量要有保證,栽樹就要保證成活。但是,脫離了農村實際,完全都往高排,那就不是高標准。一步到位是指在整村的基礎上,集中各方面的資源,在現有的條件下,搞完了一個村,大體有個模樣,但是你說它一步就到位,到了什麼位置,它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所以這些事情我們都要把握好。新農村建設切忌一哄而起,冒進蠻乾,必須堅持積極穩妥、紮實推進的原則。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生產和建設不可偏廢,不能顧此失彼。要實現協調發展,良性互動。勞民傷財的事情我們不能再乾了。現在一提起來老百姓還心有餘悸,這是為什麼?還不是好事沒有辦好,實事沒有辦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能搞成一個『花瓶』,好看不好用。弄了點錢,都武裝到『點』上了,那麼『面』上的工作怎麼開展?要采取『點面結合』的辦法,『點』對『面』有指導作用,『面』上也要有明顯的變化。把資金集中起來,把村民的意見集中起來,把農民最關切的問題排一排序,力爭每年都能為群眾辦幾件關系切身利益的事情。

  在木蘭鎮龍豐村,杜宇新關切地問村黨支部書記劉文志,新農村建設他們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劉文志不假思索:『改水。』他們村的3個屯有兩個還吃地表水,中心村吃上自來水也因多年淤積,水質特別差。有7000多畝地無法灌溉,僅打30眼電機井就得需要資金150萬元。加上配套的電力,所需資金將無法自行解決。目前,木蘭縣的405個屯還有105個屯沒吃上自來水。

  3月9日下午,聽說市委書記來研究新農村建設,木蘭鎮松江村的部分黨員和群眾來到了村委會。當杜宇新問起他們現在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時,有的說修路,有的說吃自來水,有的要求解決村裡的生產用電問題。村民張福玉說,現在水田灌溉靠柴油機,可是現在柴油價格已經到了難以承受的地步,電機井灌溉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收入。

  『那麼,如果現在給你們村裡就辦一件事情,你們看先解決什麼?』杜宇新問。村民們異口同聲:『用電!』

  杜宇新感慨不已,現在需要給農民辦的事太多了,但是要分一個輕重緩急,應該盡快解決農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他告訴身邊隨行的同志,要盡快起草一個文件下發,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組織基層乾部和黨員、群眾進行一次大討論,把大家的認識統一到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上來。把最迫切的問題排一排序,自己能乾的有哪些,需要國家支持的有哪些。能解決的盡量想方設法優先解決。我們乾的,必須是群眾盼的。

  農民生產生活的困難,牽動著市委書記的心。

  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必須自己的事自己辦,但全社會要積極參與

  黨和國家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來,有一種思潮值得注意。那就是,一些基層乾部和農民張著嘴等著房頂上掉餡餅。不少人問:什麼時候給我們建設新農村呀?

  等待,等不來新農村。

  木蘭鎮松江村村民張福玉說,聽說要建設新農村,我們農民特歡迎。環境好了,乾活都不覺得累。但是,咱不能躺著不動彈,自己也得起來乾,國家扶一把就起來了。杜宇新對此深表贊賞。在巴彥縣松花江鄉五一村,黨支部書記尤立國對農民自己的事自己不做深有感觸。去年秋天少陵河發大水,本村幾千畝莊稼被淹,其他鄉村的農民紛紛出動防汛,可本村只出來4位農民,還有一位是殘疾人。想讓各家拿一元錢修路都困難,想讓各戶出點勞務或者車輛,不少農民張口就問『給不給現錢?』

  農民的素質亟待提高,這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杜宇新說,這麼多的農民,這麼廣大的農村,國家的財力有限,現在還不可能拿出大筆資金來進行建設。我們要自力更生,自己的事自己做。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也是受益的主體,我們要辛勤建設自己的家園。比如改善環境問題,自己門前的路能不能墊一墊?自己門前的樹能不能栽一栽?邊溝能不能自己清一清?自己的院子能不能掃一掃?

  當然,我們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我們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現在農村不少人有畏難情緒,城裡不少部門覺得與己無關,認為新農村建設是農口的事、是農村的事,這是一個很不好的傾向。對有線電視進戶初裝費用高,農民的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杜宇新認為是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在作怪。現在全國上下都在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各部門都要有責任感,都要積極參與到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之中去。

  調研中,杜宇新幾次和三縣的領導同志提到連鎖藥店進村問題,為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牽腸掛肚。

  對木蘭縣和上海奉賢區的農業合作,杜宇新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稱其為城市支援農村的成功范例。為了解決糧食安全問題,上海奉賢區和木蘭縣聯合成立了『三勝水稻農業合作社』,打出了『哈哈木蘭』大米品牌,架起了農民走向市場的橋梁,把農民的水稻全部賣到了上海,為農民的增產增收奠定了基礎。他對木蘭縣今年使5000農民變成市民、解決城市戶口極為贊賞。農民走出土地,變成城裡人,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大變革,是農民離土創業的一個好辦法。巴彥縣松花江鄉的數十位農民到『海爾』打工,有的已經成了『藍領』,農民的闖勁令人欣慰。提高農民的素質,教育部門責無旁貸。辦好職業教育是一個好辦法,讓農民有一技之長,纔能更好地投身新農村建設。

  在巴彥縣興隆鎮,杜宇新肯定了巴彥縣新的領導班子提出的以工立縣、以工興縣、以工強縣的做法。他指出,巴彥縣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潛力可資挖掘。豐厚的農業資源,必將派生出畜牧業資源,為發展加工業提供了生產資源。工業是實物經濟,工業上來了,第三產業就發展起來了,這是巴彥縣走出經濟低谷的必然選擇。他提出新農村建設既要有緊迫感,又要保持冷靜態度,切忌一哄而起,一刀切,盲目攀比。當前,最重要的是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上來,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要處理好經濟建設與環境建設的關系,國家投入與自力更生的關系,村屯建設與城鎮建設的關系,點與面的示范性與綜合性關系。經濟發展是關鍵,新農村建設不能僅理解為村容村貌的改善;能自己乾的,就自力更生,不能等、靠、要。城鎮的發展也很重要,沒有龍頭就無法打通產業鏈。『點』上大而全,就無法向『面』上推廣。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千頭萬緒,任重道遠。在3天的調研中,所見所聞令人振奮。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杜宇新強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它囊括了我們黨和政府全部工作。怎麼樣把它組織好、協調好、建設好,把農民積極性調動起來,把各級乾部積極性調動起來,形成一種多方參與這樣一個局面,這是當前要解決好的一個大問題。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