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2005年哈爾濱消費投訴八大熱點 對電信服務投訴突出
2006-03-14 14:37:16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4日電(實習生黃健)14日,據哈爾濱市消協公布數據,2005年哈爾濱市消費者協會共接待消費者來訪、諮詢14.2萬多人次,受理消費者投訴1765件,解決1729件,解決率97。79%,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近161萬餘元。縱觀全年投訴情況,有以下八大熱點:

  一、手機投訴依然居高不下

  主要問題是:(一)質量問題投訴多。手機投訴多集中在質量問題上。如:自動關機、掉線,炸屏、屏幕不顯示或亂顯示,按鍵失靈,通話有雜音,主版故障,外殼破損,電池待機時間短等。(二)售後服務問題多。手機『三包』規定出臺後,對規范售後服務起到了相應的作用,但也易出現糾紛,一是商家往往以人為造成故障為由推卸責任。二是維修服務不到位,遇到問題經營者與修理者互相推諉、拖延或者拒絕履行『三包』義務。三是有的修理者不如實填寫或不填寫維修記錄,故意逃避法律責任。四是修理技術水平較低,導致問題手機多次修理不好。(三)手機檢測貓膩多。消費者送修時不是當場檢測故障,而是過後認定人為損壞,缺乏透明度。目前手機市場上大多數檢測機構都是廠家自身,導致消費者對之不信任。而經國家認證的檢測機構少,加上檢測程序繁瑣,費用又高,消費者普遍難以承受。

  二、對電信服務投訴突出

  主要問題是:(一)個別通信企業的收費透明度低,消費者無法獲得和掌握正確的信息,其知情權屢屢被侵害。計費的不透明,查詢的復雜往往使責任難以確定,消費者常常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被扣了費用。(二)個別電信業務服務商在更改業務服務內容時,對合同內容沒有做好宣傳說明和售後服務工作,甚至加入明顯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條款,違反《消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作為信息弱勢的消費者很難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三)短信收費名目繁多,標示不明,惡意增加費用。雖然經過電信主管部門的整頓規范,短信市場現狀有所改觀,但仍有一些不法經營者采取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策略,下套兒騙錢,令消費者防不勝防。主要表現:一是發送短信的號碼從未見過,一旦回復,就被對方認定為訂制了某項收費業務,話費激增,退訂過程復雜。二是陌生的號碼來電,響過幾聲後就掛斷,如果消費者回復,就有可能聽到不法信息和違規廣告,並付出高額費用。三是短信互動活動費用收取不明確,最後抽取獎品過程結果不透明。(四)利用短信進行詐騙活動。一是發送短信告知消費者已中獎,騙取消費者的郵費或者手續費。二是使用短信群發器,發送不明短信提示消費者使用了銀行卡消費,利用轉帳或不明電話盜取消費者的帳戶號碼和密碼,進行詐騙活動。(五)垃圾短信仍然不斷。走私罰沒物品、銷售房屋、天氣預報、甚至黃色信息和反動信息,不分白天黑夜,使消費者不勝其煩。(六)上門推銷IP卡,長途電話卡等,話費不透明,宣傳與實際效果相距甚遠。

  三、房屋裝修工程糾紛頻繁

  主要問題是:(一)裝修公司采取以次充好或使用假冒偽劣的材料,施工質量無保障。或者采用所謂包工包料形式,購買的材料不符合要求,與經銷商串通一氣,以犧牲消費者的錢財或裝修材料的質量為代價,從中吃回扣。(二)裝修質量問題多,層層轉包,包修、保修無法兌現。(三)裝修人員無證上崗,或者隨便掛靠某個公司,粗制濫造。裝修完畢短期內就出現開裂開膠等質量問題。(四)對需要專業人員安裝的水管、電線、煤氣管道、暖氣等設施,一些裝修公司沒有資質的人員擅自改動,留下了隱患。出現問題後由於責任難以認定,消費者的損失甚至鄰居的損失也很難估計。(五)有害物質濃度超標導致室內空氣污染,室內空氣超標,裝修單位和家具廠家各執一詞,而檢測的標准也存在著漏洞,導致一些經營者拒絕為消費者解決問題。(六)隱蔽工程大多牽涉到裝潢公司、生產廠家、施工人員等多個環節,難以界定責任。

  四、公用事業問題不少

  主要問題是:(一)供熱質量不達標,一是一些供暖企業在規定的時間開始後纔開始試供暖,導致前幾天室內溫度一直不夠標准,而對消費者的疑問也以試運行為理由來敷衍。二是一些消費者的室內溫度始終達不到規定溫度,室內溫度低使一些消費者苦不堪言,有的甚至搬到親屬家居住。(二)有線電視按年度收費,消費者報停或取消有線電視信號,剩餘費用不予退回。未經協商上調有線電視價格,消費者有意見。有時信號中斷,無法收看。(三)自來水公司收取所謂的二次供水費,依據不充分。自來水本應按水表收費,有的居民區卻按人頭或按單元總表的平均數收費。(四)小區或公用停車場存在亂收費的情況。許多小區車位采取只賣不租的形式,消費者沒有選擇,要麼買下車位,要麼自己想辦法。一些建成時間較長的小區車位緊張,配套設施跟不上,經營者只收費不管理,一些主管部門協調意識差,糾紛不斷出現。

  五、家具類商品問題多

  主要問題是:(一)一些生產商對家具商品的質量標准設置較低,衣櫃、床等板材家具所用的油漆中含有超量的甲醛,沙發內部的填充物含有毒物質,產生濃烈的刺激氣味,嚴重危害到消費者的健康安全。(二)一些生產商虛假標注家具商品的材質,大多數消費者很難從成品的家具外觀辯認出其真正的材質。(三)一些銷售商在向消費者做家具商品介紹時,對商品的產地、質量等情況往往不作真實表述,把外地廠家家具的展示圖片、樣品介紹給消費者,讓消費者誤認為該品牌是外地廠家生產的,其實是『外地圖片、樣品,本地產品』。(四)銷售商與消費者簽訂家具合同時,對商品的品牌、尺寸、規格、材質、顏色、送貨時間等規定含糊不清,一旦發生糾紛消費者,消費者往往處於不利的位置。(五)一些銷售商不按合同規定內容履行,有時剛送到的貨就發生履行糾紛,因大部分消費者在簽訂合同時已付清貨款,這樣與銷售商發生糾紛,消費者常常很被動。(六)一些家具品牌專賣店同時經營其他廠家品牌的產品,如消費者不仔細詢問,銷售者就可能避而不談,使消費者誤認為其購買的家具就是該品牌的。(七)在產品發現質量問題時,售後服務部門常以各種理由推托,消費者的利益不能及時有效的得到解決。

  六、假劣農資仍在坑害農民

  主要問題表現在:

  (一)農用車:一是農用車質量不過關。有的農用車出廠時就不合格,農民購買後,在開回家的路上就出現故障;二是維修質量差、網點少、問題多。由於各地農機售後維修站的維修人員技術不高,有的只是經過簡單的培訓就上崗,有時故障沒修好又造成了新的故障,延誤維修時間,給農民造成很大不便;三是零配件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四是農忙季節售後服務不及時。這是大多數農機廠家都有的通病。秋收季節使用農機具頻率高,發生故障率也高,報修後農機廠家售後服務卻跟不上,為了搶節氣,有的農民就近自行維修,待農閑時找維修部門,卻又成了有的廠家刁難農民的理由;五是說明書說不明白。有的農用車的說明書,語言過於專業化、程式化,有的專業人員都看不懂,更何況文化水平不高的農民,給農民正確使用農機具造成障礙。

  (二)種子:一是種子發芽率低,有的種子不適合本地氣候;二是售後服務不到位,經營者推脫責任;三是種子經銷商作虛假廣告,坑害農民;四是農民郵購種子,有的經銷商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三)農藥:一是有的農藥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檢驗批准;二是農藥含量不足達不到殺蟲、除草的效果;三是經銷過期農藥;四是有些農藥標識不清,甚至沒有使用說明。

  七、藥品、保健品虛假宣傳嚴重

  主要問題是:(一)大肆宣傳藥品、保健食品的療效、治愈率,誤導消費者;(二)健字號產品宣傳為准字號產品,欺騙消費者;(三)銷售未通過國家相關部門批准的藥品;(四)利用名人、假患者做虛假宣傳;(五)利用專家親自會診的名義、免費診療、免費檢查等名目引誘消費者,實則推銷藥品或保健品;(六)利用『買一贈一』、買藥品贈其他商品或發放優惠券等名義誘騙消費者;(七)有些藥品、保健品廣告語低俗,毒害青少年心靈;(八)利用權威認證、唯一推薦等欺騙消費者;(九)有些醫院的特色門診實際是一些江湖醫生個人承包,推銷自制的藥品,既無藥名,又無廠名,也無保質期,坑害消費者。

  八、食品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主要問題是:(一)過保質期的食品仍然在銷售。(二)散裝食品衛生狀況堪懮,影響了消費者的健康。(三)有的生產廠家違反國家和行業標准,在生產過程中過度添加化學制劑,形成安全隱患。(四)食物中含異物。(五)啤酒瓶超期使用,發生爆炸等等。

  商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直接關系到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影響著廣大消費者的消費行為。2005年的投訴熱點,也是我們今後工作的重點。市消協要認真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竭誠為廣大消費者服務,努力處理消費糾紛,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創建健康、誠信、和諧哈爾濱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劉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