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揭秘黑龍江省企業應訴歐盟反傾銷第一案
2006-03-15 14:19:23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5日電 2005年1月1日,波蘭冷凍產業聯盟向歐盟提起申請,對我國出口歐洲的冷凍草莓產品提起反傾銷調查。經過為期一年的監控,今年1月19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正式對我國銷往歐洲市場的冷凍草莓發起反傾銷調查。近日,黑龍江省的草莓生產企業哈爾濱高泰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提出應訴,首起黑龍江省民營企業應訴歐盟反傾銷案進入『無損害抗辯』階段。

  『事情既然發展到這一步,那咱們就不能讓外國人給「欺負」住,這起案件的影響事關整個行業的生存和國家的尊嚴。』高泰食品公司經理戴永霞說。在她的眼裡,反傾銷是中國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必須邁的一道門檻。

  『經驗是在實踐中積累起來的,中國企業需要在復雜的國際市場競爭中成長起來。再說,人家已經逼到了家門口,躲也躲不過去,還有什麼好害怕的。』說這句話時,戴永霞滿臉笑容。

  哈爾濱高泰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在國內默默無聞,即使在黑龍江也是名不見經傳,然而,在行業內部這家企業卻是屢創紀錄的出口大王。近日,歐盟發起對中國草莓產品的反傾銷調查,這家企業率先應訴,成為我省第一家反傾銷調查的應訴企業。

  近日,記者走近這家企業,了解應訴國際反傾銷的幕後故事。

  歐洲商戰打到家門口

  從外表看,這家號稱中國草莓出口大王的應訴企業卻看不出一點大企業的氣象。

  哈爾濱高泰食品公司坐落在賓縣賓州鎮南城東大街的一座半新不舊的高樓下面,一副茶色玻璃的門臉,沒有車水馬龍的繁忙,如果不是門口掛的企業字號很有可能被誤認為是一家食品批發部。走進去,沒有收發室,樓梯間還見縫插針地安置了一個試驗室。樓上辦公區使用的都是舊辦公家具。

  看出記者的驚訝,經理戴永霞自我解嘲地說:『我們講的是物盡其用,在我們這兒一個人都在乾三個人的活兒。』

  據介紹,哈爾濱高泰食品公司成立於1996年。這是一家家族式的企業,戴永霞和戴永祿等姐弟三人原為賓縣新甸鎮人,當年通過集資收購尚志市石頭河子鎮的漿果廠起家,進入了漿果市場,主要生產漿果半成品,成為當地的龍頭企業。2000年,國家放開了對民營企業進出口貿易的限制,這家企業獲得了進出口經營權,注冊資金850萬元。

  最初,這家企業對歐出口草莓僅幾百噸,但隨著歐洲人對物美價廉的草莓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出口量很快就增加到了幾萬噸。到2005年,高泰對歐出口的草莓數量增到歷史最高點的5萬噸,年銷售額高達一億元人民幣。

  幾年來,高泰食品投入了大量資金將草莓出口做大,除本地生產基地,他們分別在河北、山東、遼寧等地建立了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半成品加工廠,生產的產品除了草莓和樹莓之外,還包括蔬菜和水果等幾百個品種。然而,就在企業打算進一步發展壯大、擴大在國際市場的出口份額時,沒想到諳熟競爭規則的歐洲生產商把商戰戰火燒到了家門口。

  今年1月19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正式對中國銷往歐洲市場的冷凍草莓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

  戴永霞說:『所謂的反傾銷實際上是保護良性的市場運行的一種策略。理論上,傾銷是一種不公平競爭行為,在政府獎勵出口的政策下,生產者為獲得政府出口補貼,往往以低廉價格銷售產品。同時,生產者將產品以傾銷的價格在國外市場銷售,從而獲得在另一國市場的競爭優勢並進而消滅競爭對手,再提高價格以獲取壟斷高額利潤。但中國商品的低價格是由低成本形成的,發達國家在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上也想維持高利潤,受到中國產品的衝擊,沒有辦法就借用反傾銷制造貿易壁壘,關閉中國商品進入市場的通道,這是一種不公正的待遇。』

  此前,中國商品———皮鞋、服裝、塑料產品都曾經歷過反傾銷調查,有的還敗得很慘。戴永霞說,她沒有想到草莓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來得會這樣快。但是事到臨頭,躲避不是辦法。歐盟的反傾銷調查公告發布後,國家商務部召集全國的草莓出口企業負責人開了情況通報會,有5家企業決定應訴,並在商務部有關人員的指導之下開始了准備。

  據戴永霞介紹,反傾銷調查一般采用抽樣調查的方式,從眾多企業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企業,而應訴的企業要完全以個體的身份來應對,絕對回避任何非民間的因素支持。

  反傾銷的起因

  事實上,對國內的草莓出口企業來說,類似的國際市場准入調查曾經進行過。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反傾銷調查是規模和影響最大的一次。

  據戴永祿介紹,2005年7月,中國的草莓企業接受了歐盟的保障措施調查,這是他們與國際市場規則的第一次短兵相接。這次調查對國內企業的威脅不大,即使是最壞的結果,歐盟對中國草莓按照上一年和本年的銷售量的平均數封頂,中國草莓銷往歐洲的數量仍然相當可觀。歐洲的草莓生產商考慮到即使這樣也不能解除威脅,於是就於去年的年末又提起了損害調查。

  前兩次調查全國得到通知的企業是18家,交費應訴的只有8家。因中國企業提交的材料充足理由值得信服,兩次調查先後終止。

  『這次的反傾銷調查是中國草莓企業在國際市場的最後一道門檻,也是歐洲生產商的最後一招,過了這道坎兒中國的企業就能在歐洲站穩腳跟。』戴永祿說。

  據介紹,中國的草莓生產企業在歐洲最強勁的對手是波蘭的生產商。歐洲自古就有吃草莓的習慣,草莓果醬是歐洲人日常必不可少的食品,每年歐洲的冷凍草莓消費量能達到二十多萬噸。以往,波蘭因為適宜的氣候條件成為歐洲主要的草莓產地,幾乎壟斷著歐洲的草莓市場。但是近些年隨著中國農產品培育工藝的進步,以及通過引進歐洲草莓對國內的品種改良,國產草莓的品質已大步趕上或是超越了波蘭草莓的品質。這一進步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中國產草莓越來越受到歐洲消費者的喜歡,銷量激增,在短短的5年時間內銷量達到近10萬噸,波蘭生產商幾乎失去了半壁江山。

  面對中國產品的大舉進攻,因為有高成本,波蘭的生產商找不到有力的競爭手段,所以只能提請歐盟的反傾銷調查。

  戴永祿說:『歐洲的廠家提起調查還有一個僥幸的心理,他們認為中國企業不團結,如果沒有人應訴,他們就可以合理合法地對中國產品收取150%的高關稅。但他們沒想到中企在國際市場的歷練中日漸成熟,不會放棄這寶貴的機會,5家中企同時應訴就說明他們打錯了算盤。』

  反傾銷是一場昂貴的訴訟

  『中國草莓不存在傾銷的行為,我們國內的價格比歐洲銷售價格還要低,根本不存在低於價值的銷售行為。』戴永霞說。

  據她介紹,歐盟發動反傾銷調查的依據就是認為中國冷凍草莓的價格過低。

  歐盟市場上,主要有來自四個國家的冷凍草莓產品,分別是美國、摩洛哥、波蘭和中國,而在這幾個國家裡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是最低的。以波蘭為例,相比其他國家,波蘭的勞動力成本相對廉價,據中國駐波使館提供的數據,波蘭工人生產一噸冷凍草莓的成本在800歐元左右,而國內生產一噸草莓的勞動力成本折算下來還不到400歐元。

  『我們的勞動力成本比他們低許多,銷售價格自然就低,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打贏這場經濟官司有充分的事實依據。』說這些話時,戴永霞信心十足。

  記者看到,在高泰公司簡陋的辦公室裡幾十名會計人員正在緊張地忙碌著,從春節過後,他們已經這樣高負荷地運轉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而且在此後的一年時間內還有大量的會計工作等待他們去做。除此而外,企業還聘請了三位專門從事反傾銷官司的國際律師應付法律事務。

  戴永霞坦言:『應訴反傾銷調查無論對於企業的財力、物力和精力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付出。』

  據介紹,反傾銷調查最終確定的就是企業是否具有市場經濟地位。調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由發布通告開始,持續15天左右,應訴企業接到了大約60多張表格,這些表格都是歐盟的調查機構制作的,經企業聘請的律師翻譯之後發過來。目的是了解企業的基本情況,初步確立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通過市場經濟調查表的調查,進入下一階段,歐盟派出官方的調查組,一般由審計人員和檢查人員組成調查組進行實地調查,為期只有兩天。然後,進入最後的一個階段,由歐盟的相關機構進行裁決,這個階段持續的時間最長,估計到年末纔能有結果。

  據戴永霞介紹,仲裁這一關最為重要,即使前兩關都順利通過,第三關沒有通過還是有可能失去市場經濟地位。這是中國企業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我國現在出口歐盟的草莓產品享受普惠制國家農產品的一般稅率,關稅為5%,而敗訴關稅額則漲到150%。

  但是對於應訴企業,如果敗訴,歐盟還提供了一個分別裁量的機會。比如,如果敗訴,歐盟對中國的冷凍草莓收取150%的關稅,而幾家應訴企業因提交了企業的基本經營情況,歐盟委員會可以根據應訴企業的實際的成本情況,為其產品單獨制訂關稅稅率。『這也是企業耗費巨資積極應訴的原因之一。』

  戴永霞說:『歐盟反傾銷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政治因素往往還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我國此前進行多次反傾銷調查敗訴就很說明問題。因此,企業在進行充分准備積極應對反傾銷調查的同時還要做兩手准備。』據介紹,國內草莓企業正積極與美國和加拿大等地的客商接觸,擴大歐盟之外的市場份額。部分國內企業還積極引進外資,在國內建廠進行深加工,在國內建立出口歐盟的基地,繞過歐盟市場的貿易避壘。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