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日,記者在安發橋上由南崗向道裡方向步行時看到,在安發橋與郵政街交口處的橋面上,出現了近十處翻漿路面。其中,一個長約2米、寬1米、深約10厘米的大坑赫然出現在橋面中央,裡面布滿了碎石、沙土,碎石被來往車輛的車輪崩得四處飛濺。就在距離這個大坑不到10米的橋面上,還有一個直徑達半米深的坑。一些行駛速度比較快的車輛由於躲閃不及,被顛得險些飛起來。記者在位於安發橋街33號的橋面上看到,50米路段內竟出現了10多個大小不一的坑,下層的碎石已經裸露出來,最深的坑達10餘厘米。由於該處是下坡路段,車輛行駛的速度都很快,很多司機在發現路面坑凹不平後,不得不立即減速慢行。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輛轎車發現路面不平後突然減速,導致後面的面包車險些與其發生追尾。
市民陳先生告訴記者:『以前公交車行駛在安發橋上,由於路面坑窪不平,十分顛簸,司機和乘客都有怨言。去年看到安發橋大范圍維修,市民都拍手稱好,可不到一年,路面「翻漿病」又復發了。這巨額的改造費豈不白花了?』出租司機張先生告記者,翻漿形成的坑凹對車輛的底盤、輪胎的損害很大。據負責安發橋保潔的一位環衛工人介紹,這幾處翻漿路面是半個多月前出現的。
據了解,2005年8月,哈爾濱市政府曾投入近2000萬元對城區破損比較嚴重的安發橋等11條主要街道和42條背街小巷進行了集中『整容』。
責任編輯:岳同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