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校園招聘會"造假"現象引人懮慮
2006-03-16 14:53:58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曉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黑龍江頻道3月15日電 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皇帝女兒不愁嫁"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為了讓自己盡快找到比較滿意的工作,一些畢業生甚至"不擇手段",在校園招聘會上,"造假"現象日益突出。

  據了解,校園招聘會上的造假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虛假簡歷:即部分畢業生在填寫自己的基本情況時,肆意誇大甚至捏造事實。像專業測評名次,學校推薦意見等,自己想怎麼填就怎麼填。而在實踐經歷一欄,不少畢業生填寫了多家單位,顯得自己的工作經驗豐富,但很多人根本沒有實習經驗。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畢業生介紹:有一些學生靠親朋好友的關系在某些單位可以開出實習證明,但本人一天也沒有去過。

  還有一種造假形式就是偽造證書:許多應屆畢業生認為,有些單位在選聘人纔時,要求他們英語、電腦等樣樣精通,那些班乾部、學生會乾部更是受用人單位青睞。所以就有一些畢業生找來一些三好學生、優秀學生乾部等證書"弄虛作假"。一位經營復印社的店主告訴記者:有些學生找來別人的證書,用紙條擋住名字,然後在電腦上加工,打上自己的名字,一個新的"證書"就誕生了。還有的學生買來各種證書的封皮,對比真證書的內部進行復制,這樣自己就擁有了一大堆的"榮譽"。

  對此,哈工大就業指導中心田副處長說:這種現象是整個社會"誠信缺失"在校園內的反映。在激烈的競爭面前,一些畢業生覺得自己"沒有吸引眼球"的東西,他們存在一種僥幸心理,妄圖通過"造假"蒙混過關,畢竟大部分用人單位不會仔細地檢查這些證件。田副處長還說:即使沒有過硬的經歷或者榮譽,廣大畢業生也應該坦然地接受現實,能力不足可以再找其他的工作,然而"造假"一旦被揭穿,那麼涉及到的就是一個人的品德問題,估計沒有哪個單位會願意錄用一個不誠實的畢業生。一旦這種情況發生,影響的不僅僅是一個學生的前途,也會波及整個學校的聲譽。最後田副處長表示:應該說絕大多數學生的素質還是很高的,造假畢竟只是少數,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學校和社會雙方的共同努力:從學生入學伊始就對其進行就業指導教育,一經發現嚴肅處理,提倡"誠信就業"。

  一家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說:一般的公司招聘,首先看重的是應聘者的學歷,然後纔看英語計算機成績,是否是學生乾部等。像英語四六級的證書,網上一查真偽立現,不存在造假可能。而像學生乾部這種證書,基本上每個應聘者都聲稱自己有這樣的經歷,所以對於用人單位來說,這就顯得微不足道。這位工作人員介紹:用人方主要還是看畢業生在筆試面試中的表現,像他所在的公司,有的崗位需要經過七輪的面試,在面試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對工作的熱情等纔是最重要的。

  這位工作人員還說:很多畢業生覺得自己沒什麼實踐經驗因而盲目"造假",其實很多公司也不是很看重這些,只要在筆試面試中表現出你自身的特點,讓招聘方認為你有潛力可挖,同樣能順利找到工作。但是他也奉勸莘莘學子:在學校期間,除了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也應該盡可能多的參加一些實踐活動,了解行業信息,找好自己的方向,往往能在應聘的時候事半功倍。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