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發展職教為建設新農村提供人纔支持
2006-03-27 10:05:50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何秀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7日電 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提高農民綜合素質,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把農業和農村經濟增長轉到依靠科技進步軌道上來,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市民革在調查中發現,哈爾濱市農村職業教育工作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和困難,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

  委員調查:

  投入不足資源配置不合理

  調查發現,哈爾濱市農村職業教育面臨諸多問題:

  觀念誤區。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存在著『重城市、輕農村,重普教、輕職教,重學歷、輕職業技能培訓』思想,一些部門也熱衷於重點名校和示范校建設,使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比例失衡。

  投入不足。目前已有投入只能保障教職人員工資,許多農村職業學校設施設備老化問題突出,實習、實訓基地得不到拓展。

  收費偏高。培養一名中級職業畢業生學費一般需要4000元左右,熱門專業要達1萬元以上。許多學生受經濟條件限制,不得不放棄學業,相當多的農民對子女到職業學校學習不支持。

  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城市重,農村輕,市區是縣(市)的1.7倍。重視普教、輕視職教,哈爾濱市農村普通高中29所,有學生6萬餘人,而職業高中僅有15所,學生7000餘人。

  農村職業學校總體數量不足,規模偏小。

  教學質量不高。教學內容不能反映新科技成果,實驗實訓基地的管理水平缺乏先進性和示范性,職業學校師資力量明顯低於普通中學,專業課教師短缺現象比較嚴重,辦學實力及自我發展能力弱,社會吸引力不大。

  委員建議:

  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農村職教體系

  委員認為,哈爾濱市應采取如下措施,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提高農民綜合素質,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人纔支持:

  ———強化農村職業教育的基礎地位,以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專門人纔作為辦學的基本出發點,加強宣傳,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讓全社會都來關心農村職業教育。

  ———加大財政投入,重點扶持一批辦學規模大、實力強、水平高、效益好的骨乾學校和品牌專業,成為農村職業教育的示范基地。制定相應的考核和檢查辦法,加強對農村職業教育經費劃撥執行情況的檢查力度。實行智力扶貧助農政策,進一步擴大受助范圍,建議用部分扶貧資金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經費,設立專項資助基金。以教育券形式發給農民,支持貧困生和低收入農民參加職業教育和培訓。

  ———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農村職業教育體系,以『轉地、轉校、分段、分工』等動態的培養方式,彌補職業技術學校靜態布局的局限性,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與培訓的一體化管理,形成全日制、業餘、脫產、半脫產等多種學制,建立靈活多樣的、富於人性化的職業教育學制管理體系;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對專業設置按需要進行相應調整。

  ———加快師資隊伍建設,注重培養既有學歷,又有專業技術職務的『雙師型』教師。聘請有實際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作兼職教師,發揮能工巧匠和專業戶在學生技能培養中的示范作用,發揮專業技術人員的優勢。

  ———完善職業資格標准,強化就業准入制度。勞動部門和各行業應制定和完善職業資格標准及實施細則,制定各行業(企業)就業崗位的准入標准,通過嚴格執行就業准入制度,解決農村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