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7日電 記者從黑龍江省林業廳獲悉,『十五』期間,我省林木蓄積年均總生長量1837萬立方米,年均總消耗量1688萬立方米。除去自然損耗等非生產性消耗外,我省林木蓄積年均淨增加149萬立方米,生長量大於消耗量。森林資源過度消耗的勢頭得到有效控制,森林無序采伐的狀況得到了扭轉。
『十五』期間,國家下達的我省地方林業年森林采伐限額總量為779.81萬立方米。其中商品材采伐量295.31萬立方米,出材量169.48萬立方米。為了保證采伐限額的落實,我省各地、各部門進一步落實了森林資源消長目標責任制,明確地方各級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林業建設的第一責任人,把森林資源消長作為考核領導乾部任期目標責任制的重要內容。此外,『十五』期間,全省實現了林木采伐許可證微機化管理,提高了辦證效率和辦證合格率。在整頓木材流通秩序的工作中,加強了木材經營加工廠點的治理和整頓,清理了一批非法經營加工木材廠點,有效堵塞了非法木材的流通渠道。同時,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了森林資源管理監督體系。
通過以上措施,我省森林資源過度消耗的勢頭得到了有效控制,森林無序采伐的狀況得到了扭轉。但是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我省不少地方和單位在處理眼前利益和長遠效益、保護森林與發展經濟的關系方面仍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
無證、超證、超計劃采伐問題仍時有發生。2004年,饒河縣在未經任何審批的情況下,無證采伐天然林130多公頃,造成震驚全省的毀林大案。此外,個別單位不按設計施工,超強度、超面積采伐也仍然存在。2005年國家林業局對嫩江縣進行采伐限額檢查時發現,被檢查的24個小班中有7個小班存在超強度、『拔大毛』采伐問題。此外,不法分子毀林開墾、毀林復耕的現象也時有發生。2005年,慶安縣大面積毀林開墾林業用地近70公頃,造成呼蘭河上游生態環境的破壞。
『十一五』期間,我省將繼續加大對林木采伐的監督檢查力度,加強林業執法隊伍建設,並堅持采伐限額制度。預計到2010年,我省林地面積將達到2141萬公頃,林木總蓄積達17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