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8日電 央視披露『BOSS』、『鯊魚』、『都彭』等國際知名十大服裝品牌,被檢出PH值、色牢度等項指標不合格而被依法查扣的消息後,記者走訪調查哈爾濱市消協等部門發現,消費者對品牌服裝的質量投訴近來呈上昇趨勢,『價』高有時並不一定代表『質』好。
記者在南崗走訪遠大、新世界等大型購物中心,發現有央視披露的『問題』品牌。記者看到,這些著名品牌價格都非常昂貴。
日前,在哈市南崗和道裡消協,記者發現許多消費者投訴在大商場購買的大品牌服裝有質量問題。2005年8月16日,姚莉在新世界百貨花1246元購買登喜路男式T恤,兩三天後發現該T恤側面開線達2厘米,遂向商家要求退貨。
商家以大品牌質量好,不屬於質量問題拒絕退貨。由於要先行墊付質量鑒定費用,姚女士放棄維權,將問題商品一直擱置。
2006年1月,劉女士花1635元購買名品波迪卡皮褲,服務員聲稱該皮褲是意大利原裝進口皮,質量非常好。然而,皮褲只穿了十幾天就出現大面積開裂現象。商家稱要將問題服裝郵寄回廠家進行質量鑒定,其他機構作出的鑒定不采信。由於耽誤不起大量時間和精力,問題皮褲至今沒有解決。
2006年2月17日,楊雅傑在申格花459元購買ADIDAS運動鞋,幾天後鞋底開膠。李忠華在新世界花2313元購買赫姆勒鬧表,1個月後發現其基座脫落,商家不承認是質量問題,只同意賠償300元。
針對名品接連出現的質量問題,消費者質疑,盡管檢測部門會對檢測合格的服裝出示檢測報告和合格批號,但一般消費者是看不到報告和批號的,只有在工商部門檢查時廠家纔會出示。消費者在購物時,商家是否應當出具檢測部門的檢測報告,就如同出示身份證一樣。
消協有關人員提醒,不是名牌商品就一定具有合格的質量,名牌也可能質量不過關;不是價格高的就一定是物有所值的,高價的商品也可能徒有虛名。貼身穿著此『問題』服裝很有可能引起服裝掉色等問題,嚴重的可能造成接觸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