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9日電 【新聞事件】
用手中的DV,拍攝下同學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眼睛,捕捉校園裡的美與丑。近日在蕭紅中學4000餘名學生中開展的『尋找身邊真善美』活動,讓大家在鏡頭裡看見了平凡小事中的美與丑。
敞著懷在樓道裡亂跑、隨手扔掉喝完的礦泉水瓶、昇旗時交頭接耳、把頭發弄得五顏六色……在鏡頭的『關注』下,同學們為平時那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而羞愧,同時也為身邊那一個個互幫互助、誠實守信的閃光瞬間而感動。
【議榮說恥】
一件小事也能體現對祖國的熱愛
鏡頭:周一早晨的昇旗儀式上,伴隨著雄壯的國歌聲,兩個遲到的同學忙著找到自己的班級隊伍,還有幾個同學表情很不嚴肅,在嘻嘻哈哈;下課了,在某班級教室裡,一個同學不小心將一角硬幣掉在地上,很多同學踩著過去,直到下節上課,這一角硬幣還孤零零地『躺』在地上。
畫外音:
楊翔宇同學:原來大家都認為『熱愛祖國』太大太遠,現在通過拍攝,許多同學都意識到,在小事中我們也可以表現出對祖國的熱愛,比如,昇旗時我們要莊嚴、肅立;一角硬幣有一面是國徽,我們平時要尊重等。
張銳同學:熱愛祖國,看起來是一個很大的詞,其實總能通過細微的事情表現出來。比如,當李安拿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在領獎臺上用中文演講時,我相信每個中國人的心裡都有說不出的自豪!對我們青少年而言,愛國的具體表現就是要好好學習,掌握本領,長大以後為祖國增光添彩。
讓勞動光榮成為全社會道德規范
鏡頭:在學校做值日偷懶,在家裡也不幫助父母做家務;上課鈴聲響了,同學們從操場上一擁而進,將也要進樓的老師擠在後面;穿校服敞著懷,有的還在乾乾淨淨的校服上面『涂鴉』;教室裡,隨手將喝完的礦泉水瓶扔掉。
畫外音:
李榮泰同學:集體勞動時,有時會有同學說笑、打鬧、上廁所、拿著工具不乾活,有的同學認認真真做值日,會被嘲笑是『傻子』。我認為提出樹立『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榮辱觀非常及時,我們需要盡快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讓勞動光榮成為全社會的道德規范。
王俊哲同學:誠實守信是我們每個人都應遵守的生活准則。因為只有以誠待人,別人纔會同樣以誠相待。古語說『一諾千金』,我們青少年應努力培養自己的誠信意識,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對照『八榮八恥』對自己來個大檢查
鏡頭:父母回家時,主動上前問聲好,端上一杯熱茶;積極、熱心幫助班上有困難的同學;看到校園或班級內有被丟棄的垃圾,主動撿起;在下樓時,一個同學不小心從樓梯上滑下來,另外一個不認識的同學主動上前攙扶,並將其送到醫務所。
畫外音:
楊翔宇同學:以前,我有時感覺不敢做好事,比如看到地上有垃圾不敢撿,怕被同學笑話,說我傻。通過學校開展的活動,我感覺到身邊同學互幫互助、文明禮讓的風氣越來越濃了,我認為,通過榮辱觀教育,『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觀念將深入每個同學的心中,並真正落實到大家的實際行動中。
王俊哲同學:『八榮八恥』每項內容跟我們的學習、生活都密切相關,應以此為對照,對自己思想品德上的優缺點來一個大檢查。比如,我們有沒有厭惡勞動,在家裡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有沒有嚴重的自私自利思想,在能夠幫助同學的時候卻冷漠以待?是不是在思想上不重視誠實守信?相信通過活動,會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專家評說】
榮辱觀教育必須貼近孩子現實生活
市教育局師訓處處長楊海東:榮辱觀貫穿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史。一個人只有知榮辱、懂羞恥,纔能在行為上做到有選擇、有取捨。但人的榮辱觀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通過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的過程逐步形成的。青少年時期能否形成正確的是非、善惡、美丑觀念,對其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如果一味講大道理,很可能引起學生的『聽覺疲勞』。因此,活化教育模式很重要。
蕭紅中學副校長姚新波:『八榮八恥』為新時期的青少年提供了行為准則,為學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環境,同時也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嚴峻挑戰。當前德育工作的一大弊病是『空』,脫離孩子生活。因此,德育特別是榮辱觀教育,必須貼近孩子的現實生活,從生活中尋找德育的素材和契機,讓孩子在生活小事中,感悟並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讓他們明確是非、善惡、美丑與榮辱,纔能把青少年培養成具有崇高追求的社會主義新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