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9日電(記者 高長利)肇源縣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財源建設力度,財源建設呈現出良好勢頭,連續三年榮獲『全省縣級財源建設工作十佳單位』。截止2005年末,肇源縣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57718萬元,年均增長42.7%,本級財政收入實現18704萬元,年均增長24.4%。
肇源縣圍繞『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突出抓項目、核心抓園區』的工作思路,加大財源建設項目的考察、論證、申報工作力度,對重點項目進行整理、歸納,並掛靠省有關部門對項目進行可研編制,編制項目342個。通過大手筆運作,引進農業、工業、交通等六個方面項目84個,列入大慶工業『百項工程』項目19個。在重點推進的42個項目中,有38個項目實現了開工建設,累計完成投入6.1億。五糧液集團一次性買斷縣酒廠,公司先期投資5000萬元,生產精制白酒1000噸,3年內投資達到15000萬元,年加工精制白酒1萬噸,實現產值3億元,利稅7000萬元,安排就業500人。
肇源縣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構築發展優勢產業。該縣圍繞綠色食品、畜禽加工、石油化工、服裝加工四大主導產業,加強財源建設。他們將特色綠色產業經濟作為農業發展的主攻方向,投入248萬元進行抗旱保收田建設,獲得綠色食品標識的產品達到15個,形成了牽動力強的特色支柱產業。為保證皮革園區建設順利實施,肇源縣投入1億元資金,搞基礎設施建設,使廠區達到『五通一平』,協調開發銀行貸款5000萬元,支持企業運行。目前,16戶企業入駐皮革園區,企業達產後,實現產值10億元。
肇源縣把第三產業作為財源建設的重要一環,強力推進。通過實施大通道戰略,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重點建設了新站糧食綜合交易大市場、中國北方皮革交易市場、港橋經濟區物流中心,建立起以批發、集市、零售的商貿流通格局。同時,大力發展旅游產業,開闢出以肇源鎮為中心,二站、民意為節點的旅游精品線路。挖掘古文化、水文化、民族文化潛力,重點建設了大廟景區、濱江生態旅游區、浩德民族風情園等景區。截止2005年末,全縣第三產業實現71203萬元,比2000年增長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