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30日電 27日上午,哈爾濱市南崗區大成街道辦事處中和社區的100多戶居民將申請經濟適用住房的資料交到了社區工作人員的手中。據了解,中和社區此次參加經濟適用住房搖號的,有近90戶的居民是一家三代或四代人居住在不足40平方米的房子中,人和街6號2層13門的王鴻斌老人家就是其中之一。
當天下午,記者來到人和街6號王鴻斌老人家,這是一幢建於70年代的哈市某國有企業的家屬樓。樓梯因為年久失修,已經殘缺不全。居住該樓2層13門的王鴻斌老人的家是兩家共用一個大門和一個廁所的合屋。在這間使用面積大約14平方米的房間,廚房就佔了三分之一。王鴻斌的老伴正在向爐子裡填著煤。屋子內的陳設極其簡單,兩張床分別擺放在窗戶前和靠近門的地方,兩個80年代的立櫃還有一張小書桌將小屋裝得滿滿的,在兩張床之間掛著一個布簾,房間內沒有任何的家用電器。
據王鴻斌老人講,他是哈爾濱市第一工具廠的退休職工。女兒、女婿和小兒子也都是這家企業的職工,由於單位的效益不好,現在兒女們都下崗了,每人每月的工資在400元左右。現在都在外面靠打零工維持生活。小兒子去年剛結婚,因為房間小,只好出去租房子住。現在只有女兒一家和他們老兩口住在這間屋子裡。擺放在窗臺下面的那張床是女兒一家三口睡的,床角下面的小書桌是正在上小學四年級的外孫女學習用的。房子太老了也沒有集中供熱,冬天只能靠燒煤取暖。但是到後半夜爐子就熄滅了,房間就變得很冷。因為怕孩子凍著,他和老伴就睡在靠近門的這張床。睡覺時就在中間拉上一個簾。所以,房子對他們一家太重要了。真希望這次經濟適用住房搖號,他們家能夠中選。
據大成街道辦事處中和社區郝興蘭書記介紹,中和社區是老城區,現有3000多戶居民,這次有100多戶居民申請了經濟適用住房。他們大部分是下崗職工,像王鴻斌家這樣幾代人擠在一間小屋子內生活的,佔報審戶數的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