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31日電 昨天,記者從哈爾濱市直部門幫扶阿城新農村建設推進會上獲悉,市財政局、水務局等97個市直部門,將對呼蘭區沈家鎮、阿城市玉泉鎮、通河縣祥順鎮等首批省、市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鎮進行對口幫扶。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史文清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姜明出席會議。
據介紹,根據《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村鎮建設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哈爾濱市從2006年初開始到2007年末開展第一批試點村、鎮的幫扶工作,並由97個市直單位對試點村、鎮進行對口幫扶。其中,市級試點村、鎮為呼蘭區沈家鎮,阿城市玉泉鎮、新華鎮,通河縣祥順鎮等4個鎮40個建制村;省級試點村、鎮(鄉)為呼蘭區、道裡區和阿城市的5個鎮(鄉)37個建制村。目前,幫扶阿城市的41個部門大部分都與鄉鎮、村屯進行了對接,並開展了實質性工作。
史文清在會上說,規劃是建設的基礎,新農村建設必須堅持規劃先行。各幫扶單位要幫助村鎮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循序漸進、逐步到位』的要求,編制和修訂建設規劃。在幫扶過程中,各部門要集中力量,集中資金,解決好農民群眾最直接、最現實、最需要解決的利益問題。要結合農村實施的十大工程建設,搞好通鄉通村公路建設,提高道路硬化率,改善人畜飲水,整治村屯環境,實現村容村貌明顯改觀。
史文清說,要在搞好環境建設的同時,幫助試點村鎮的農民解決就學、就醫、養老、文化、娛樂等方面的問題。加快農村衛生院和衛生所建設步伐,加快醫療衛生人纔的培養,改善農民就醫條件。要搞好農村危房改造,調整教育布局,優化教育資源,實行集中辦學和規模辦學。擴大新型合作醫療覆蓋面,建立大病救助制度,建立起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真正使農民有學可上,有病能醫,養老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