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村級事業發展基金資助的小張鑫又能繼續讀書了。
村防疫員在為養殖戶服務。
東北網4月5日電 題:三計富村--解讀蘿北農村的"三項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一個重大的歷史性決策。
蘿北縣早在兩年前,便已經開始了大膽的探索和嘗試。
3月13日,記者慕名走進蘿北縣團結鎮工農兵村,解讀蘿北縣農村的『三項建設』。
長效的投入機制 村級事業發展基金
兩年前,蘿北縣就開始設立村級事業發展基金。
在工農兵村村委會,村黨支部書記吳寶庫熱情地接待了記者。他說,兩年前,縣裡就建立了村級事業發展基金,縣財政投入向農村傾斜,專門用於解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及社會事業資金不足問題。我們村是最先得到實惠的,以前村裡想辦而辦不成的事情這回都辦成了。
隨後,他領記者參觀了2004年建成的村民休閑廣場、2005年建成的文化活動室。村民陳學英大娘今年有71歲了,她告訴記者說每天都要到廣場扭秧歌。文化活動室有近萬冊圖書和影碟機,村民莊淑江是大豆專業戶,他正在查閱《富爾農藝》等農業技術期刊,因為常到這裡學習農業科技,去年他每?地要比別人多掙1000元。村委會主任宗學華說,建成了休閑廣場和文化活動室,村子裡再沒有打仗斗毆和賭博的了。
吳寶庫深有感觸:我看,村級事業發展基金,關鍵就在於『基金』二字,有了基金,投入就有了長效機制,就有了保障。
鶴北鎮九裡莊村唯一通往外界的路有一座橋需要重建,2004年縣村級事業發展基金一次性投資30萬元,為九裡莊村建好這條『生存通道』。
團結鎮龍興村村民以前只能喝淺表地下水,水中鐵、鉛等物質嚴重超標,如今打了深井,村民們在家就喝上了符合衛生標准的自來水。
蘿北縣共有小學、初中農村住宿學生515人,兩年來縣財政拿出13萬元對這部分學生予以補助。
兩年來,蘿北縣共有28個村子從『基金』受益,興辦的項目達32個。
據了解,按照2004年初縣政府通過的《村級事業發展基金實施辦法》,縣財政每年投入不低於100萬元用於設立『基金』。而且,該縣領導表示,今後縣財政對於基金的投入還會逐年加大。
得力的富民幫手 畜牧業服務體系
農民們常說: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意思就是家裡養的牲畜隨時可能得疫病死掉。
2005年初,蘿北縣制定了《畜牧獸醫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規劃》,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在3年內建成畜牧業服務體系。全縣91個自然村,每村選拔一名防疫員,村村都要建成畜牧業服務站,其中要有18個達到高標准的二類站,目標是讓養殖戶防疫、治病、配種、繁育不出村。
想好了就乾。當年,縣財政撥專款100萬元,加上縣直各局贊助、鄉鎮自籌等,總投入資金212萬元,建成了一期服務體系,包括1個縣級服務中心、3個鄉鎮綜合服務站和7個村級二類服務站,以及『畜牧110』急救體系。為縣級服務中心配備3臺專用車,為團結、肇興等5個鄉鎮分別配備1臺畜牧110服務車。這樣,養殖戶遇有疑難病癥時,縣鄉兩級的專業人員也能乘車及時趕到。
肇興鎮黨委書記姜洪軍向記者介紹說,該鎮原是個純農業鄉鎮,3年前開始發展奶牛養殖,前兩年每年增加存欄數300頭左右,2005年一下子增加了近千頭,養殖業佔農民純收入的比例也迅速增高,現已達到32%以上。
東興村去年新增奶牛養殖戶7戶,村民夏海成家即是其中之一。夏海成對記者說,服務站建到了家門口,咱養牛心裡有了底,去年我一次就買進兩頭。
肇興鎮畜牧綜合服務站郝生亮站長告訴記者,該鄉服務站全面建成後,肇興鎮奶牛的繁育成功率由75%提高到90%,新生牛成活率從80%提高到95%,而病死率則由5%下降到1.5%,大大帶動了該鎮奶牛養殖業的發展。老養殖戶忙著擴大規模,新養殖戶不斷湧現。去年,肇興鎮新增奶牛養殖戶74戶。
新生的文明種子 村級文化教員
新農村,不僅要生產發展、生活寬裕,而且要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3月14日至16日,蘿北縣第一批『村級文化教員』在縣農委接受統一培訓。學習的課程主要有農村財務管理、村委會組織法、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省信訪工作條例、人民調解知識、網絡信息技術,以及如何開展文體活動等內容。
從以上課程可以看出,這『村級文化教員』可並不只是單純的教教文化知識那樣簡單,其職責包括宣傳政策、普及法律知識,帶領村民開展業餘文化體育活動,組織村民參加科技培訓,收集和傳遞致富信息,依法調解和化解村民間矛盾、以及輿情上報工作,等等。
太平溝鄉興東村村民孔德平是這次參加首批培訓的文化教員,今年30歲,高中文化水平。他對記者說,鄉親們和組織上信任咱,一定要多學點東西,回去多為鄉親們做事情。別看這文化教員不是官,可有的時候還可以管村官呢。
蘿北縣長劉德誠說,隨著新時期農村建設工作的深入,各種問題不斷湧現,黨的各項政策要及時『入戶』,農民素質要提高,村級民主需要進一步完善,村民想開展文體活動、想學習農業科技卻沒有這方面的人纔出頭組織,對村乾部的不當行為不知道怎樣合法制止,等等。總之,很多事情都需要村子裡有一個『明白人』和『張羅人』,這便是設立村級文化教員的初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化教員負有民主監督職責:文化教員有權對村委會的活動進行監督,促使其村務公開,提高辦事的透明度。村委會在研究村重大事情和村財務支出時,應邀請文化教員列席。對不符合本村發展實際的決定或違反有關制度的財務支出,文化教員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村委員不按有關法律和制度進行決策的事情,文化教員要及時向縣、鄉有關部門匯報。
根據《蘿北縣村級民主政治、文化、法制宣傳員工作職責及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文化教員在本村村民中公開選聘產生,候選人可以是群眾推薦,也可以本人自薦。要經過縣有關部門組織的考試和考核。文化教員要能掌握和宣傳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要懂得一定的農業科技知識,還要具有化解農村各種矛盾、促進農村穩定和廣泛開展各種文體活動的能力。一年一選聘,每年底由鄉鎮黨委進行考核,按照得分決定去留。
村級文化教員,就像一顆顆文明之花的種子,正在播撒進蘿北縣廣大農村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