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5日電 題:把第二次生命活得更精彩--記"中國十大傑出檢察官"魏艷玲
山路顛簸,黑龍江省密山市檢察院檢察官魏艷玲緊緊地閉著雙眼,呼吸卻急促可聞。『魏姐,橕得住嗎?改天去不行?』同行的乾警心疼地問。
一個小時後,魏艷玲來到了小紅的學校。小紅是魏艷玲在辦理一起猥褻案時新發現的一名受害人,而且根據魏艷玲的調查,犯罪嫌疑人可能還對小紅實施了強奸行為。但公安機關的補充偵察卻沒能為她提供更翔實的證據。這一次,魏艷玲要來親自見見這個女孩。出發前,她特意換了身便裝;下車前,她叮囑司機,『把車停遠點,別引起鄉親們的猜測』。到學校見老師,艷玲這樣介紹自己,『我是她家親戚,有點急事』。見到小紅,她說:『你是個好孩子,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姑給你橕腰!』魏艷玲把這個神情有點恍惚的中學生攬在懷裡,後悔自己來得太晚。這是在人言可畏的農村啊!她是個檢察官,要把這案子辦好;她也是個母親,還要讓這個女孩不再承受更多的流言飛語的傷害。
幾個月後,罪犯被繩之以法。小紅的母親趕到檢察院,握著魏艷玲的手,失聲痛哭,『是你救了我的孩子,為我的孩子討回了公道,我們全家人感激你!』
這一刻,距離魏艷玲做完骨髓移植手術還不到一年的時間。
生命在燦爛的季節拐彎
在魏艷玲的回憶裡,2001年的那個春天似乎比任何時候都來得遲,特別是偶爾發作的腿疼更映襯著整個冬天的漫長,『春天來了,天暖和了,也許就好了……』臨出門前,魏艷玲這麼安慰著自己,安慰著愛人。
然而,厄運還是來了。『撲通!』在這個初春的黃昏,一陣難忍的劇痛向雙腿襲來,魏艷玲一頭栽倒在單位的樓梯上。她的生命在這個燦爛的季節拐向了另一條路……
新浪網援引中國青年雜志消息稱,從雞西到哈爾濱,從哈爾濱到北京,化療、放療、骨穿、腰穿,在經歷這些生不如死的痛楚時,魏艷玲還想著:『我得趕緊回去,案子可不等人啊。』那時的她還不知道自己的病情。直到有一天,她無意間聽到病友的聊天:『住在這裡的可都是白血病!』
白血病!血淋淋的字眼宛如一聲晴天霹靂,炸醒了魏艷玲!怪不得天天有病友被推走,怪不得那錐心刺骨的疼,怪不得那些號叫攝人心魄……不敢想了!魏艷玲抓起床邊的手提包就往樓下衝,『媽,不治了!咱一老百姓,哪花得起那錢!』
『就是砸鍋賣鐵也得給你治!』媽媽死死地拽住魏艷玲。那一刻,母女倆抱頭痛哭,驚動了整個病區。
『砸鍋賣鐵』開始了:哥哥賣房子、姐姐借高利貸、丈夫跑到醫院登記去賣腎……一家人把所有能想到的籌錢辦法全用上了。等著手術費的魏艷玲住在北京五棵松附近的地下室裡,父親陪著她,鋪張報紙就躺在門口的臺階上,為的不過是省下每晚10元的床位錢。那一刻,眼淚如同江流入海,情何以堪的痛苦仿佛能輕易地擊碎她生存的渴望,魏艷玲內心的痛楚長久地盤旋著,如同潮濕的空氣,久久不能散去……
然而,命運總算眷顧這個不幸的女子。『魏艷玲遭遇白血病亟待救援』的消息在全國檢察系統不脛而走後,捐款伴隨著各方援助及時地飄落到魏艷玲的病床前溫暖著她冰冷的心。30萬元的住院費很快湊齊,魏艷玲被推進了無菌室。
『18天,我沒喝一口水,沒進一粒米。無數次地感到,死神已經拉著我的手往外走,我也認了,眼睛一閉,這所有的痛苦都可以結束了……』魏艷玲回憶起那段日子,依舊禁不住淚眼婆娑。『可我不能死啊!年邁的父母,守在外面不停鼓勵我的丈夫,千裡之外的兒子,還有那些伸出手來拉我一把的檢察系統的同行,就這麼走了,我對得起誰?』
即使痛得千瘡百孔,魏艷玲還是挺了過來,命運繼續眷顧著從死亡線上走過一遭的她。
2002年3月,魏艷玲骨髓移植手術成功。『如果五年內,病情沒有反復,這條命就算保住了。』醫生曾這樣對她叮囑。五年,如果只有五年的時間,我還能乾些什麼來回報這第二次生命?魏艷玲不停地問自己。在這種追問下,魏艷玲急急地辦理了出院手續,登上了返鄉的列車。站臺上,看著來送別的高檢院的同志,大家都噙著淚,魏艷玲沒敢看他們的眼睛,她哽咽著說不出話來,只有心裡默念:我一定把第二次生命活得更精彩!
『我是個病人,但絕不做個廢人!』
一個月後,魏艷玲穿起那身檢察官新裝,把上面的國徽擦得亮亮的,她要回到檢察院繼續工作。媽媽急了,拽著她不放,『閨女,傻不傻啊?什麼工作不工作的,有口氣就是萬幸了!』
『媽,復發的危險隨時存在,我不傻。可我像個廢物似的活著,這就是那麼多好心人挽救我生命的意義嗎?工作就是我活著的理由和全部支柱!』魏艷玲哭著說。
站在檢察院的門口,魏艷玲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它離自己那麼近,卻又那麼的遙遠,差一點兒,自己就再也無緣踏進這個大門,再也不能回到熱愛的檢察工作崗位了。
『當時,我真的是暗暗地攢著一口氣,只要我還活著,就絕不讓工作變成窗外的風景。讓所有挽救我生命的人看到,他們的挽救是值得的,因為我不是個廢人。』2006年2月,魏艷玲獲得第六屆『中國十大傑出檢察官』榮譽稱號,她用她傑出的工作成績向所有人證明了自己當年暗下的決心。
2003年5月,魏艷玲接手一起十年前的舊案,幾名大學生因瑣事發生毆打,廝打中,張某被闞某用匕首刺傷,經搶救無效死亡。時隔十年,由於當年公安機關的預審科已解體,卷宗與凶器也不知去向,擺在魏艷玲面前的證據都無法成為定案的依據,尋找固定有力的證據成為此案的關鍵。憑著多年的辦案經驗,魏艷玲認定,只有拿到當年現場目擊者的證言,此案纔能定論。
當時,正是『非典』期間,大家都不敢隨意外出,可魏艷玲卻不怕,奔波幾十裡的山路,走訪當地群眾,又找到當地公安機關尋求配合,然而線索一再地中斷。沒幾天的工夫,魏艷玲終於病倒了。『案子都壓了十年,哪還在乎這早幾天,晚幾天?』大家勸她。『案子既然交到我手裡,早一天辦好了,就早一天伸張正義。』第二天,魏艷玲在和工作人員一起下鄉時,終於橕不住,不得不去鄉衛生院打點滴。『突然接到公安乾警的電話,說有名證人正在村子裡,我拔了點滴就走,想都沒有想,也不知哪來的力氣,當時高燒40℃呢……』魏艷玲風風火火的辦事風格一點都沒有因為生病而打折扣。
『我是密山市檢察院的檢察官魏艷玲……』
『你就是那個得了白血病的檢察官?』證人幾乎不敢相信,電視裡宣傳的那個檢察官真就站在自己面前,為了十年前的舊案,為了一個平民百姓的冤情。
『我就是。我是想來了解……』
『我知道您的事跡,今天也親眼見到了,我佩服您,我一定配合您工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位證人的證言從而使案件得以突破,魏艷玲漂亮地拿下了這樁舊案。魏艷玲的工作業績,領導和同事們有目共睹,可這些成績的背後卻是健康人難以體會的艱辛。
出院不到兩個月的一次下鄉取證,由於路途顛簸,魏艷玲的腰椎疼痛難忍,可一下車她直奔當事人家,抓緊時間作筆錄。筆錄纔做到一半,魏艷玲就借故上廁所躲到後院,她不想讓同事看見自己痛苦的樣子而影響工作。等大家找到她時,她正手拄著黃瓜架支橕著腰椎,豆大的汗珠滾滿額頭。
骨髓移植後,魏艷玲的身體長期處於排異期,表現得最明顯的就是口腔潰爛,咽喉腫痛。有一次,魏艷玲出庭公訴,整整一上午,控辯雙方脣槍舌戰,魏艷玲忍著咽喉和口腔的疼痛,堅持著,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等到中午回單位吃飯時,她掰了一塊饅頭塞進嘴裡,卻怎麼也嚼不動,饅頭上全蘸滿了血。原來,她的口腔已全部潰爛,別說吃饅頭了,喝粥都難以下咽。魏艷玲每嚼一下,疼得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
魏艷玲只是一名基層檢察官,平凡是因為她不像那些市院、省院的檢察官們辦過上千萬元的大案、要案。根據規定,犯罪金額超過10萬元的案子,魏艷玲所在的密山市檢察院就得移交到上一級檢察院辦理;案子有大有小,可公平的尺度卻來不得半點兒的松動。四年的時間裡,魏艷玲是在和各種排異癥作斗爭中度過的,是在辦理一個又一個的案子中度過的,她就像是一團火,『我無法選擇生命的長度,但我會用盡最後一口氣去拓展它的寬度,用生命的質量來延長生命的長度。』魏艷玲說。
『只要太陽每天還在昇起,我就努力地活好這一天』
記者:聽說,當年做手術前,你偷著給孩子錄了盤錄音帶,算是『遺言』。你給孩子都說了些什麼?
魏艷玲:(哽咽著)我告訴他,你想媽媽了就寫封信寄到天堂去,媽媽一定會收到的……以後爸爸給你找個新媽媽,要聽爸爸和新媽媽的話……
記者:除了孩子,對家裡其他人也作了『交待』?
魏艷玲:給家裡其他人都留了封信,可就是不知道給愛人寫點兒什麼好。寫了撕,撕了寫,一遍遍,就是寫不出來。感覺有很多事情要交待,可又覺得,似乎什麼樣的交待都沒有多大的意義,畢竟我不在了……能有一個愛人,不離不棄地守在你身邊,很不容易了,很知足。
記者:在女兒、妻子、母親、檢察官這幾個角色裡,哪一個你做得最好?
魏艷玲:如果不是病了,我相信,我都能做到最好。可現在,我只能說,我都愧對這些角色。作為女兒,沒有讓父母享清福,還讓他們操碎了心,不孝;作為妻子,丈夫承擔得太多,對他不公;作為母親,不能讓兒子過上無懮無慮的生活,讓他過早地承擔了生活的壓力,使他不幸;作為一名身體不好的檢察官,當然比其他同志做得少,反而獲得了更多的榮譽,我很不安,也愧對這些榮譽。
記者:你現在還怕死嗎?
魏艷玲:怕。30萬換了我現在這條命,多少人的好心纔讓我活到今天。剛得病的時候,我還想過自殺;可現在,我只有更愛惜自己的生命,更努力地工作,纔對得起大家,對得起胸前的國徽。
2006年2月,魏艷玲來北京參加第六屆『中國十大傑出檢察官』的頒獎,臨行前,兒子又拽著她的手,『媽媽,你還回來嗎?』魏艷玲難過得直掉淚。
這幾年來,雖然手術成功了,但死亡的陰影卻從沒有離開過魏艷玲。她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也在和病魔打起游擊戰。排異反應、多種器官損傷、感染引發的高燒,魏艷玲一次次幸運地逃脫了死神的魔掌。當年和她一起住院的九個病友,如今只剩下了三個人,也只有魏艷玲一個人還堅持在工作崗位。
『和生命做一次賭博吧。』每當聽到病友離去的噩耗,她的精神和情感都經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衝擊,『只要太陽每天還在昇起,我就要努力地活好這一天。因為,我離不開我的家,更離不開檢察官這個工作。』
歷經嚴寒,早春的嫩芽已經在頑強地迎接第一縷春風,就像暴風雨過後的彩虹,發出的七色光纔無比鮮艷,那麼,生命也應該有七色光吧。一色有一色的精彩,無論順境和危難都會成為滋潤生命的血脈。從這個意義上說,或許,魏艷玲經歷的正是另一種溫暖,另一種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