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涵蓋48年歷史 哈爾濱雙城市2404卷滿文檔案亟待破譯
2006-04-06 14:29:21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6日電 滿文是滿族人借鑒蒙古文創立的一種拼音文字,在清代曾推行至全國使用。雙城市檔案館是全國館藏清代歷史檔案較多的縣級檔案館之一,目前,檔案館正為兩千多卷滿文檔案尋找破譯者。

  滿文檔案庫房『睡大覺』

  2404卷泛黃的滿文檔案整齊地碼放在庫房的一角。

  5日,記者在雙城市檔案館見到了這些距今一百多年的滿文檔案。

  『可別小看這些破舊的小折子,它的歷史價值可大著呢!』據檔案館館長姜明山介紹,該館館藏的清朝滿文檔案是日本投降時截獲下來的,原存於遼寧省檔案館,上世紀70年代從沈陽運回到雙城保存至今。雙城市檔案館從1986年開始對這部分檔案進行整理破譯,初步認定檔案記錄了從清朝同治二年到宣統二年共計48年的歷史,經歷了同治、光緒、宣統三個皇帝統治時期,內容大致反映了雙城當地的社會活動、生產生活和風土人情。

  姜明山說,這些滿文檔案在館內已經存放了30多年,基本保存完好,但由於基礎設施不完善,不可避免地會有蟲蛀、破損、霉變等情況發生。近年來,檔案館已組織專業人員對其進行了重點搶救,但由於缺少經費及翻譯人員,它們只能在館裡『睡大覺』。

  副市長學滿語當志願者

  據了解,由於這些檔案基本上都是用滿文寫成的,而如今懂滿語的人越來越少,為了盡快破譯這批塵封的歷史文獻,雙城市檔案局找遍了全城也沒有發現一個懂滿語的人。

  滿族人、雙城市主管檔案工作的副市長關波了解此事後很著急,他決定自學滿語來參與破譯這部分重要檔案的工作。2003年,他聽說新疆錫伯人後裔至今還保留著說滿語的習慣,便帶著十餘卷滿文檔案親自去那裡學習了一段時間,但他發現當地人的滿語已經『進化』,只能用現代語言說出檔案中的大致內容,不能逐句釋意。

  回來後,關波在業餘時間嘗試著翻譯了十餘卷吉林將軍給雙城的滿文紮飭、阿城和雙城協領衙門間的諮文等檔案。關波告訴記者,這些滿文檔案反映了清朝時朝廷、盛京、吉林將軍要求雙城上報兵源狀況、武器狀況、年景收成、糧食價格等情況,也有各府衙間要求協作抓小偷、土匪的平行文件,檔案中還記錄了雙城附近一些地區如拉林、阿城、呼蘭及哈爾濱區域修建中東鐵路的情況。關波說,更多的檔案和更為詳盡的內容還有待專家學者來破譯。

  還有200卷沒有『回家』

  『記錄雙城歷史的滿文檔案不止這些,還有200卷沒有「回家」。』雙城市檔案局局長宋春岩告訴記者,據他們了解,當年這批清代雙城堡滿文檔案共有2600餘卷,另有200多卷現保存在遼寧省檔案館,雖然館裡多次和遼寧方面協商接收這部分珍貴的檔案資料,但一直沒有成功。

  宋春岩坦言,遼寧省檔案館的保存條件大大好於雙城市檔案館,他們已將這部分檔案制作成了電子版,而且庫房、設備也比較先進。不過,目前這批珍貴的滿文檔案已引起省檔案局領導的高度重視,計劃投資對其進行搶救性保護。宋春岩說,他們迫切希望這些滿文檔案能得到准確破譯,因為不翻譯成大家能看得懂的信息,它們就如同一堆廢紙,其中隱藏的重要歷史事件和信息就無法為後人所知。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