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讓人們安居樂業 讓企業平安經營--省綜治委負責人談平安建設
2006-04-06 16:42:04 來源:東北網  作者: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6日電 題:讓人們安居樂業 讓企業平安經營——省綜治委負責人談平安建設

  東北網記者 高長利

  黑龍江省從2004年開展『平安龍江』建設以來,從解決群眾反映集中的不平安問題入手,嚴厲打擊刑事犯罪、認真排查調處矛盾糾紛、強化社會治安秩序管理,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和公民道德教育,促進了全省社會治安狀況的好轉,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法制環境與治安環境不斷得到改善。2005年,省委、省政府命名了45個平安縣(市、區、局)。2006年,又有一批縣(市、區、局)即將跨入『平安』行列。去年,我省刑事案件總體發案率比上年下降了2.2%。據調查,有73.5%的公眾認為社會治安有所好轉,90.1%的公眾對治安狀況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6日,記者就『平安龍江』建設問題采訪了省綜治委副主任王愛文。

  記者: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開創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新時期,平安建設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有哪些?

  王愛文: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機遇,應對各種挑戰,開創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新局面。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內容需要充實,形式需要創新,范圍需要拓寬。平安建設的提出,使得綜治工作由對社會治安的綜合治理擴展到維護整個社會的穩定,由基層的創建昇級到大范圍的平安建設,轉向從制度、機制的創新和拓展。《中央政法委員會、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於深入開展平安建設的意見》指出,平安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保障工程,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為人民群眾所期盼的民心工程,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基礎工程。我省是一個幅員大省、邊疆大省、農業大省和工業大省,開展平安建設,將進一步改善全省社會治安狀況,為加快經濟建設,實現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營造長期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對於傳統老工業基地的改造和振興,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而保障我省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實現人民群眾安居樂業,都具有重大意義。

  記者:『平安龍江』建設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建設過程中還存在哪些問題?

  王愛文:『平安』是一種穩定、秩序、理性、和諧的社會狀態。平安建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必須從小范圍、低層次的平安抓起,逐漸向更高的目標推進。建設『平安龍江』的目標任務:一是實現社會政治大局穩定,有效防止各種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和政治穩定情況的發生;二是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防止嚴重危害社會穩定的重大群體性事件發生;三是維護城鄉社會治安秩序,防止嚴重危害群眾安全感的重大治安問題發生;四是預防和減少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努力把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負面影響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五是依法查處經濟犯罪案件,防止嚴重危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經濟案件發生。開展平安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讓廣大人民群眾安居樂業,讓企業平安經營,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

  『平安龍江』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與確定的目標仍有較大的差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是在經濟體制改革深化中,社會利益矛盾處理的難度加大,影響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增多。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任務繁重,一些群體要求強烈,由此引發了一些社會矛盾。保持社會穩定面臨的壓力很大。二是誘發犯罪的因素大量存在,社會治安仍然是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各級領導進一步提高駕馭治安局勢的能力。三是平安建設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地區之間、部門之間工作進展不平衡,在治安防范上存在一些死角和漏洞,社會治安的責任落實也有不到位的地方。實現『平安龍江』目標,需要長期付出不懈的努力。

  記者:近期,中央對平安建設賦予了新內容,我省『平安龍江』如何堅持改革創新?

  王愛文:首先,要從更高的層次上去研究、去謀劃。平安建設的切入點、著力點就是要有效防范、正確地應對、合理解決改革、開放、發展進程中出現的影響社會穩定和諧的新情況、新問題。不僅要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促進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更要調解社會利益矛盾、優化發展環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大環境保護、深化政府職能轉變和企業、財稅、金融改革等方面發揮自己特殊的作用。

  其次,推進『平安龍江』建設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和綜合治理的優勢,解決好本地區、本單位的突出問題。無論在一個社區還是在一個縣區、一個市地、一個省區,平安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要黨政掛帥,組織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齊抓共管。建立社會管理的格局,完善就業服務體系、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救助體系,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等等,都必須在黨和政府強有力的領導下實現。只有黨委總攬全局,堅持科學發展觀,找准改革發展穩定的最佳結合點,纔能從根本上減少社會矛盾、社會衝突;只有各個部門、各個單位都盡職盡責,落實責任制,纔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違法犯罪和安全事故;只有不斷創新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有效方式,平安建設纔會有不竭的力量;只有把司法資源、行政資源、經濟資源、教育資源等有機的組合,纔能最有效地解決好影響社會穩定和諧的問題。我省比較突出的問題包括企業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不穩定因素;因土地轉包發生的糾紛;涉法涉訴上訪、資金借貸方面的訴訟暴力違法犯罪造成的危害,以及公共安全的隱患等。2005年,哈爾濱的『兩亮一安全』工程,堵塞了一批治安防范漏洞,深得廣大群眾的贊揚。各地各部門都要組織開展這樣的『工程』,保平安的能力就大大提高了。

  推進『平安龍江』建設要大力強化基層基礎工作。平安建設必須長期堅持,不斷強化發展後勁。要大力推動基層單位開展『平安鄉鎮』、『平安社區』、『平安學校』、『平安家庭」,和『平安廠礦』等創建活動,積小安為大安、積局部平安為大面積平安。要加大投入,加強基層維穩組織的建設和創安基層設施的建設,不斷增加保平安、促平安的人力、物力和科技含量,保證平安建設有人抓、有實力抓。我省一些地區創造的成功經驗,如『社會問題調處中心』、『調防一體化』、『治安承包、保安、保險、技防四引進』等,都是改革創新的結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責任編輯:劉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