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焦慮抑郁多動 哈爾濱市學齡兒童行為問題檢出率僅14%
2006-04-07 14:48:08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黃春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7日電 日前剛剛完成的一項有關兒童行為問題的調查結果表明,哈爾濱市學齡兒童行為問題檢出率為13.97%這意味有近14%的孩子成為『問題兒童』。他們主要表現為社交退縮、焦慮抑郁、違紀、多動癥和具有攻擊性等。專家指出,這些問題如不及時發現和矯治,將會妨礙兒童身心的正常發展,並導致其成人期的社會適應不良,進而影響其學業和未來事業的發展。

  據主持完成此項調查的專家、哈醫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武麗傑介紹,兒童行為問題是指孩子在發育過程中出現行為異常,如遺尿、挑食、咬指甲、發脾氣、吸吮手指、搖擺身體、注意力不集中等,而且這樣的兒童往往伴有學習困難及認知、品行和情緒等障礙。該調查組研究人員在哈市城鄉各選取2所小學,共調查了1~5年級的1961名學齡兒童。結果檢出行為問題者243人,總檢出率為13.97%,其中城市檢出率為11.38%,農村檢出率為19.26%。

  影響兒童行為的原因有:母親孕期不良因素、幼兒期疾病、幼兒期生活變故、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婚姻關系、家庭教育方式、出生時是否有缺氧窒息及是否存在寄養關系等。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家庭不和諧,父母感情淡漠,孩子們因為常常缺乏安全感,而使行為發生偏離。在受調查的『問題兒童』中,有23.5%的人經歷過父母經常吵架、父母離異、父母分居等惡性生活事件,而正常孩子僅有11.2%%有過上述經歷。專家還發現,許多年輕的家長忙事業或圖省事,將孩子往祖父母家『一送了之』,這些兒童佔調查總數的8%而其中已出現性格孤僻、交友困難等明顯心理問題的,則佔了所有寄養孩子的20%以上。

  在長達兩年多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農村孩子行為問題檢出率遠高於城市,分析其中的原因是,農村組兒童幼兒期曾患疾病的佔30.16%%,明顯高於城市組的12.95%;其父母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佔36.6%而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僅佔1.03%,明顯低於城市組的49%這就說明孩子身體素質和父母受教育程度均對兒童的行為具有直接的影響。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