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大慶探索社區衛生服務新模式:雙向轉診
2006-04-08 13:24:55 來源:新華網  作者:白劍峰 傅立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8日電 前不久,黑龍江大慶市景園小區居民黃玉波的丈夫得了一場大病,在大醫院治療後,被轉到景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黃玉波說:『在這裡康復,平均每天只花十幾元錢,既省錢又方便,治療效果很好。』

  近年來,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以三級醫院為依托,領辦73個社區服務中心(站),通過雙向轉診制度,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醫院之間由『競爭』變成了『互補』,大大提高了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

  居民有病找『片醫』

  2003年7月,大慶石油管理局進行了衛生資源重組,將其所屬的技術水平低、競爭能力差、生存難以為繼的6個二級醫院、12個一級醫院和8個企業衛生所等26家醫療機構並入大慶油田總醫院,成立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根據實際情況,創建了三級醫院領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模式。其領辦的1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9個社區衛生服務站,覆蓋大慶市86個居民社區,服務人口達55萬,相當於市區人口的一半。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承擔著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不以營利為目的,目前有8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依靠集團撥款維持運轉。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總經理劉湘彬說,雖然部分社區衛生服務站還需要補貼,但如果算總賬,整個醫院集團的綜合效益提高了,社區居民也得到了實惠。隨著政府加大對社區衛生的投入,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日子會越來越好過。

  雙向轉診渠道暢

  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下屬兩家三級醫院——大慶油田總醫院和龍南醫院,它們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立起了雙向轉診的『綠色通道』。

  過去,擁有900張病床的大慶油田總醫院,病人多,床位緊。康復病人出不去,急癥病人進不來,大量的壓床病號加劇了醫療資源的短缺。去年以來,該院推出『手術在醫院、康復進社區』的就醫路徑,使平均住院日大幅減少,病人的住院費用明顯下降。

  為了提高社區衛生服務的質量,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規定:油田總醫院和龍南醫院的專家定期要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出診;晉昇副高職稱的醫生必須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工作3個月;雙休日休息的醫生都要到社區會診或開設健康教育講座。這些措施極大地推動了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

  社區背後有『大樹』

  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領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為社區衛生發展注入了活力。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有穩定的投入,社區醫護人員的工資有保障,留住了許多高素質人纔。同時,由於有大醫院作依托,社區衛生服務質量大大提高,深受社區居民信任。龍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楊艷芬說,如果沒有總醫院集團這棵『大樹』作支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可能發展到今天。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由『診療中心』變為『健康管理中心』,和大醫院之間也由『競爭』變成了『互補』。隨著社區醫療水平的提高,看病的居民逐漸增多,社區醫生也有了用武之地。集團通過『金橋工程』為社區提供技術支橕,實現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兩個三級醫院之間的人纔、技術共享。集團每年組織社區醫生到上級醫院進行三四次定向培訓,4年來共培訓全科醫生369名。

  黑龍江省衛生廳廳長金連弘說,打破衛生資源的界限,推倒圍牆,資源共享,這是城市衛生發展的方向。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依托三級醫院領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整合了三級醫院在人纔、技術等方面的資源,提高了社區衛生服務水平,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