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話吧"超生"冷觀察:呼喚市場"預警機制"
2006-04-09 09:45:3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戴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9日電 幾乎在一夜之間,『IP超市』、『話吧』在哈爾濱市的大學校園內外、車站碼頭、建築工地、城鄉接合部等地方『遍地開花』,『長話不再短說』成了話吧吸引眾多顧客的亮點。特別是在節假日裡顧客更是絡繹不絕。來此打電話的顧客,主要以外地來哈爾濱市求學的學生和打工者居多。話費便宜是IP超市和話吧的主要競爭優勢。話吧的國內長途通話費是0.30元/分鍾,港澳臺地區1.5元/分鍾,國際長途根據國家不同,話費也由每分鍾2.4元至4.6元不等,這些費用相對固定電話正常通話時段資費要便宜得多。

  話吧一方面為人們帶來了方便,另一方面由於市場的快速增長,話吧嚴重『超生』。有很長一段時間,公共電話市場都是網通公司的獨家買賣,享受著高額的利潤回報。自2002年7月,信息產業部同意中國網通、中國聯通開展長途公用電話商用試驗,同意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開展無線公話業務後,聯通和移動通過無線公話的方式悄悄加入這一市場。此後,鐵通和南方電信也加入到哈爾濱市的話吧大戰中來,至此話吧開始在哈爾濱市全面鋪開。在這場『圈地』運動中,各大運營商互不相讓,激烈鏖戰,在哈爾濱市某些區域竟出現了十幾家隸屬於不同運營商的話吧緊挨著開業的現象。為了應對激烈的競爭,一些話吧的經營者開始從自己的利潤中拿出一部分,讓利給顧客以期吸引客源。一時間,出現了話吧經營者的收入大幅下降的局面。許多經營者抱怨,由於運營商之間沒有合理的規劃和過度競爭,使得現在的話吧基本上已經無利可圖。話吧從榮到衰沒幾年據中國聯通公司哈爾濱分公司數據部公話業務組主管邵晶艷介紹,2002年聯通公司在哈爾濱師范大學院內的一棟家屬樓裡開辦了第一家話吧,這是黑龍江省內的唯一一家話吧。讓人沒想到的是,話吧當月的營業額就達到了6萬餘元。根據當時聯通公司和話吧經營者制訂的協議,話吧營業額的40%歸經營者所有,經營這家話吧的業戶當月就賺到了兩萬多元的利潤。這一消息一經傳出,很多人都到這家話吧進行參觀學習,到聯通公司申請開辦話吧的人就更多了,聯通公司旗下的話吧很快就發展到了500多家。

  與此同時,在哈爾濱市的其他幾家電信運營商也紛紛加入到開辦話吧這項新業務當中來。一時間,開話吧似乎成了發財的代名詞,有的經營者一連開辦了四五家,話吧的數量在哈爾濱市空前膨脹。正當話吧在哈爾濱市便地開花的時候,很多經營者開始抱怨,現在的話吧是越來越難乾了。

  在哈爾濱工程大學附近開話吧的何淑華是哈爾濱車輛廠的一名職工,2002年下崗後,她申請開辦了一個話吧。何淑華對記者說,話吧在開業的頭兩年生意特別好,話吧的地點選在了大學附近,每天來打電話的學生很多,有的時候來打電話的人還需要排隊等候。話吧每天都要營業到半夜12點鍾左右,每天的營業額也都在二三百元之間。可是,從2004年開始周圍又相繼出現了好幾家話吧,生意就大不如從前了,營業額直線下降。到了今年,話吧的經營狀況就更差了,最少的時候一天只有二十多人來打電話,營業額也是屢創新低,有時一天也就二十來塊錢。為了維持生意,何淑華不得不把話吧一部分營業面積改成了倉買商店。

  不管怎麼說,何淑華還趕上過話吧的『黃金時代』,話吧老板孫國慶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孫國慶的話吧是在2005年春節過後開業的。孫國慶和妻子原來在哈爾濱師范大學附近開了一家洗衣店,有了相對穩定的客源和收入。看到周圍幾家話吧生意還不錯,投資又不大,於是他們決定也開展話吧業務。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在他們的話吧開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附近新增加的話吧就達到5家。到現在孫國慶家話吧周圍已有了十餘家同樣業務的話吧,他們夫妻還沒有嘗到話吧利潤的甜頭就已經在研究結束話吧生意了。

  記者采訪中,幾乎所有的話吧老板都抱怨,現在話吧實在是太多了,一塊只夠三個人分吃的蛋糕,結果十個人來搶肯定是誰也吃不飽。

  記者在哈師大附近粗略地數了一下,話吧竟然有13家之多,有些話吧只有一牆之隔。據業內人士估計,哈爾濱市目前至少有一千多家話吧,如果按平均每家10部電話計算,就有上萬部長途公話在等待顧客。『割肉』大戰無贏家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由於幾大運營商都看中了話吧帶來的利潤,於是紛紛大力發展旗下的話吧佔領市場,而過多的話吧在市場的終端又展開了的激烈競爭,導致現在運營商的話吧業務呈現出了下滑的態式。目前,僅聯通公司旗下的話吧,已經從當初的500多家下降到300餘家。

  黑龍江省移動通訊公司哈爾濱分公司市場部的一位項目經理告訴記者,他們公司也是在2002年開展話吧業務的。當時前來申請開辦話吧的人比較多,所以移動公司為此設立了一定的『門檻』,當時公司要求,申請開辦話吧的業戶不僅要有30平方米的營業面積,還要求每個話吧至少要安裝16部電話。可是到了2005年,由於各運營商之間的競爭加劇,話吧的業務開始出現明顯下滑,現在公司已經取消一些『門檻』,可來申請開辦話吧的人還是比以往少了很多。這位項目經理承認,造成業務下滑的主要原因就是哈爾濱市話吧數量太多,話吧的經營者賺不到足夠的利潤,對開辦話吧失去信心。

  據邵晶艷介紹,在話吧業務剛剛開展的時候,聯通公司為了保護話吧經營者的利益還規定,每兩家話吧的間隔不得小於500米。可是這條規定執行了一段時間以後,他們發現雖然同屬聯通公司的兩家話吧間隔了500米,可是在這兩家話吧中間會突然冒出其他公司旗下的話吧。這同樣影響了話吧經營者的收益,可是對其他公司的話吧他們又無權乾涉,『間隔』的規定也就不了了之。

  邵晶艷說,雖然聯通公司采取了很多措施來保護話吧經營者的利益,可是仍然抑制不住競爭給經營者帶來的衝擊。當初聯通公司旗下有10多家大型話吧,這些話吧每家都有30至40部電話,可是現在,這樣的大型話吧已經一家也沒有了。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哈爾濱市的運營商同話吧經營者的結算比例一般都保持在45%,也就是說,話吧每收到100元的話費,經營者可以得到45元,運營商則拿到55元。有的運營商為了擴大自己話吧在市場的佔有量,提高了同經營者的結算比例,以此來刺激經營者投靠到自己門下。比如,在結算比例提高以後,經營者在每100元的話費中可以得到60元錢。由於運營商的不同,一次通話可能需要使用兩個運營商的網絡,這就出現了網間結算的問題。這位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假如顧客在聯通的話吧裡給網通的用戶打電話,聯通公司在收取這位顧客每分鍾的0.30的通話費中,有0.08元需要支付給網通公司,這筆網間結算費就佔到了這次通話費的26%。這樣算下來,提高同話吧經營者的結算比例就不是每個運營商都能做到的了。

  各大運營商為擴張自己的『地盤』各出奇謀,而作為市場終端的話吧競爭也是同樣慘烈。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一些話吧打出國內長途每分鍾0.25元的價格,這個價格低於規定的0.30元的資費標准。一位話吧老板告訴記者,這是話吧老板自己采取的『割肉』行為。這位老板說,在這附近的話吧的太多了,個別話吧的老板就從運營商給自己的利潤中拿出一部分讓給消費者,用來吸引更多的顧客。別看每分鍾纔給消費者便宜了5分錢,可是這已經差不多佔到話吧毛利潤的40%。剩下的錢還要交房租水電費,所以現在經營話吧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利潤了。消費者價格受益服務受損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公話大戰中,消費者得到價格上的實惠,但缺少服務上的享受。

  在采訪中,哈爾濱師范大學大三學生小鄭告訴記者,她家在安徽省,每周她至少給家裡打一個長途電話,還要定期跟在加拿大留學的男友通話。從最初用學校裡的IC卡電話,到去校外的話吧,到現在話吧不斷降價,她可是省下了不少通訊費。小鄭說來哈爾濱上學第一年,每個月通訊費都在兩百元以上,有時會達到三百多,其中百分之八十是長途費。現在她每個月通訊費用最多也就一百多元,而且本地通話費和長途費差不多各佔一半。

  來哈爾濱打工的湖南人郭大姐經常給還在家鄉讀初中的女兒打長途,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最早的時候她用租住房子裡的固定電話打長途時,每分鍾0.70元,一星期至少和女兒通話3次,每次5分鍾,一個月僅長途費就要42元,一年下來就是500多元。幾年前有了長途IP卡,用IP卡打長途每分鍾0.4元左右,這樣郭大姐每月的長途費用就是24元,一年節省200多元。去年夏天,郭大姐聽老鄉說話吧打長途很便宜,正巧離自己住的地方不遠就有家話吧,郭大姐便去問了問價錢,一聽長途每分鍾0.25元,郭大姐便開始了跑話吧的日子。現在郭大姐每月的長途費用只有15元左右,這樣算下來比最初的長途費每月少花27元,一年就能節省300多元。郭大姐說在外打工不容易,不就圖多攢點錢嘛,長途話費上省下的錢夠給女兒交一學期學費的了。

  采訪中話吧常客都對話吧低廉的收費表示歡迎。但是也有人對此表示出不同的看法。在學府四道街上一家話吧經營者就說,從表面上看,由於經營者的『割肉』行為讓消費者得到了更多的實惠,可是這種競爭會引發更大一輪的『割肉』,由此發展下去,這種『飲鴆止渴』的辦法遲早會要了話吧的『命』。到那時經營話吧再無利可圖,經營者們就會紛紛轉行,能『挺』下來的話吧還會再為消費者『割肉』嗎?

  另外,低利潤帶來的資效應給消費者也帶來影響。很多網吧在減少服務人員、降低裝修檔次、設施水平上降低成本,使得話吧空氣污濁,衛生差,隔音不好。這些給消費者留下『層次太低』的印象和不舒服的感受。話吧不應變成『爆烤鴨』也許很多人都還記得幾年前的爆烤鴨現象。爆烤鴨在哈爾濱市剛一出現,豐厚的利潤引發一輪開店熱,爆烤鴨在哈爾濱市遍地開花,結果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後加入進來的經營者賺不到利潤,造成爆烤鴨的全面『崩盤』,最後連這個名詞都退出人們的視線。今天的話吧似乎和當年的爆烤鴨出現了同樣的局面,怎樣纔能讓話吧避免爆烤鴨的厄運呢?一些有識之士提出應當完善市場『預警機制』。當遇到話吧和爆烤鴨這種情況時,經營者在注冊登記時,有關部門就應向經營者提出市場風險預警,讓經營者能夠理智地分析投資風險,從而避免『跟風投資』給市場帶來的過度競爭。

  而一些業內人士也提出了相似的看法,他們認為,發展公用電話業務,不僅有量的增長,更需要有質的提高。否則,一方面會造成產能過剩,另一方面還會造成惡性競爭,這都將對運營商造成不利。同時也要看到,隨著公用電話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運營商們不能只是盲目的介入、進行簡單的地盤爭奪,而是需要做好充分的市場分析,共同將公用電話市場這塊『蛋糕』做大,只有這樣,彼此纔能在競爭中分得更多。

  此外,資費相同的條件下,誰提供的服務更好,誰就贏得了顧客。公話運營商必須在提高服務質量方面多下功夫,大到公話的選址、環境布置,小到座椅的選擇、遮擋的設置,都應當為顧客想周到。

  話吧應當拋棄過去那種簡單的爭奪地盤、以低價吸引消費者的做法,打破傳統公話只提供語音服務的現狀,通過提供新的增值業務和提昇服務水平來贏得市場,打造品牌,共同把公話市場這塊『蛋糕』做好、做大。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