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0日電 9日,哈市松北區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松浦鎮廣信屯非法小化工廠發生爆炸事故情況。通報稱,爆炸事故未對松花江造成污染,也未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
6日15時30分許,位於松北區松浦鎮東明村的新光化工廠發生稀料儲存罐火災事故,事故造成3人輕傷,無人死亡。經現場調查,該企業共有8個罐,其中4個罐中裝有生產原料,另4個為空罐,原料的主要成分為苯類和烯烴塊類有機物。
火災造成4個原料罐起火,並有1個罐發生爆炸。爆炸的罐中約有4噸原料,在滅火中,消防水全部進入該企業的應急儲存池,爆炸罐內物質一部分揮發到大氣中,另一部分除殘留在罐體內,還灑落在該企業廠區內,但未擴散出廠區。事發現場距松花江約3公裡,周圍沒有地下排水管網,附近1公裡內也沒有居民,距離最近村的井水只供畜禽飲用,居民吃自來水。
據介紹,該企業沒有任何環保審批手續,曾經被有關部門取締,該化工廠負責人寫下書面承諾不再進行生產,到發生火災時剛剛開始非法生產不到3天,屬於擅自投入生產。經初步確認,事故原因為工人違章操作所致。
事故發生後,松北區首先開展應急監測。哈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於火災著火當時在現場上風向200米處、下風向1000米處各采集了1個空氣樣品,並在應急池中采集了1個水樣。根據監測結果,該化工廠爆炸事故未造成對松花江的污染,也未污染周邊環境。8日至9日,松北區組織有關部門對燃後罐體泄漏問題進行了處置,由哈市固廢管理中心會同松北區安全、消防部門和松浦鎮政府將殘留罐運至哈市環保局指定的位於呼蘭區的固體廢物交換中心貯存,待對殘留物進一步監測鑒定後再統一集中處理。8日,松北區政府組織兩臺65噸吊車、兩臺50噸貨車和1臺鏟車,將殘留罐和罐中液體整體運儲至呼蘭區固體廢物交換中心,在哈市政府安全專家的指導下,運送工作於當晚安全結束。9日,松北區組織專業部門將應急池中的消防水等液體裝到密閉的容器中,統一運送到呼蘭區固體廢物交換中心貯存處理,並將廠區地下粘有灑落液體的泥土進行集中收集,也一並運至交換中心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