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又到春耕 千噸化肥威脅著磨盤山水庫
2006-04-10 14:20:2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來玉良 薛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0日電 經過一冬休整,磨盤山供水工程日前全線復工,有關負責人承諾,年底讓哈爾濱市民喝上山泉水,然而就在同時,距離水庫不足5公裡的拉林河上游,農民們正大車小輛地往家拉運化肥和農藥,准備播種。

  3月30日,記者一行乘車趕赴磨盤山。從山河屯林業局到磨盤山水庫的幾十公裡沿線上,建設工地不時可見,開山、挖溝、下管,建設者們乾勁十足。

  中午時分,汽車開進庫區。在磨盤山水庫壩頂,兩名技術人員正在做技術測量。他們說,領導剛剛宣布『供水工程全線復工,年底前哈爾濱市民就能喝上潔淨的磨盤山水。』

  在位於磨盤山水庫匯水區內的兩個行政村,都屬五常市沙河子鎮管轄。此時,農民們正在忙乎著備春耕。在三人班村,村民張廣有已經搶先買回40袋化肥和10公斤農藥,而這些還不是他今年種糧所需肥藥的全部。屯長張寶玉說,要想多打糧,每畝地最少施肥50公斤,除草劑和殺蟲劑等農藥更是不可少。『三人班村原有4個自然屯13500畝耕地,其中處於磨盤山水庫淹沒區的有6000畝,住戶在2005年6月已經遷走,目前村裡還有2200多口人7500畝耕地。每年平均每畝地需用化肥50公斤,需要除草劑和殺蟲劑200多毫昇。』村支書吳典江介紹道。

  出了三人班村,向南兩公裡就是福太村。村支書徐文秀說,他們村有16500畝耕地,一半以上種的是訂單粘玉米,施肥量比一般作物還要大一些。據徐文秀講,該村的9000畝水田,每年要打兩次『樂果』和『速克斃』等農藥來防蟲和殺蟲。因為藥性很大,殘液流進灌溉水源拉林河或附近魚塘後,每年都藥死不少魚,甚至連蝌蚪都留不下。更有甚者,有些嘴饞的村民甚至拿『速克斃』特意到河裡藥魚。徐文秀對此十分懮慮:『藥死的魚吃著不香,對身體肯定還有害。再說,磨盤山水庫就要向哈爾濱市區供水了,老用這樣的農藥怎麼得了?』

  磨盤山供水工程是哈爾濱市『十五』規劃重點工程,總投資概算53.12億元,一期工程於2003年4月10日開工,計劃2006年年底竣工。磨盤山水庫位於五常市境內松花江一級支流拉林河乾流上游沙河子鎮沈家營村附近,距離哈爾濱市區180公裡。水庫庫區面積28平方公裡,水源流域面積1151平方公裡。水庫設計庫容5.23億立方米,年可向哈爾濱市區供應飲用水3.37億立方米。

  磨盤山供水工程建設一直受到哈爾濱市民的廣泛關注,特別是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過後,所有哈爾濱人都把目光定格在了磨盤山,熱切期待著早日喝上清澈甘甜的山泉水。

  記者在庫區當地了解到,磨盤山水庫上游10公裡內有兩個行政村和一個林業經營所,那裡的耕地都以拉林河為灌溉水源。據當地的村民講,其中三人班村7500畝耕地、山河屯林業局工農經營所3000畝耕地和福太村的12000畝耕地距離拉林河最近。按照當地農民提供的土地和施肥施藥量計算,2.2萬畝耕地每年使用化肥量超過1100噸、農藥量4400昇,而且『樂果』、甲氰菊酯等高毒農藥仍在大面積使用。一到雨季,大量的雨水就會挾裹著化肥和農藥流進磨盤山水庫。

  2005年6月,五常市綠色農業辦公室負責人曾對外宣布:『該市已將磨盤山水庫匯水區內耕地劃為綠色食品基地,並向上級申報了綠色食品科技園項目。從2006年起,這裡將按無公害食品的操作規程實施農業種植,3年內不施任何含有化學成分的農藥和化肥;到2008年,這裡將達到無公害食品生產基地標准。』但從記者實地采訪調查情況看,到目前為止,在這裡沒有看出停止使用化肥和農藥的任何跡象。

  新聞回顧

  國家環保總局宣布5年內松花江流域人民喝上乾淨水

  本報綜合新華社電今年初,國家環保總局宣布,我國計劃從今年起,用5年時間優先篩選規劃項目263個,水污染防治估算約為266億元,全流域治理松花江水污染,優先保護大中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

  到2010年,確保全流域內90%%以上的人民喝上乾淨的水;松花江乾流水質達到III類,哈爾濱的何家溝等20個城市污染嚴重水域水質明顯改善,哈爾濱的城市水域基本消滅劣V類水體;松花江流域城鎮污水處理率不低於60%%;工業廢水處理達標率超過95%%。

  對松花江流域內的地表水飲用水源地,實施分區劃片保護,建立地表飲用水源區嚴格控制保護帶、緩衝保護帶、上游監管帶等區域,並確定影響每一地表水飲用水源地的污染來源,實施綜合治理與保護。嚴格控制保護帶內禁止一切污染源的排放;緩衝保護帶內實施生態隔離,減緩上游監管帶污染物的影響;上游監管帶以水質目標為條件,通過計算容量與允許排放量,合理確定各飲用水源上游監管帶的污染物排放量,保證飲用水源水質達標。

  對乾流沿河地下水源區實施水環境監控,通過實施打井工程,對水質超標區進行水源地調整,保證飲用水源水質安全。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