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1日電 記者從哈爾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今年一季度,因被狗咬傷在該中心注射狂犬疫苗者達1490人,比去年同期人數約增長1倍。專家提醒,春季動物多處於發情期,性格狂躁,市民應提高警惕,避免受到動物傷害。
據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去年哈爾濱市6371人(其中一季度786人)被咬傷或抓傷,在該中心注射了狂犬疫苗。這些人中5715人被狗咬、抓傷,其餘為貓、鼠等動物所傷。今年前3個月,被貓、狗咬傷人數大幅增加,前來注射疫苗人數3個月分別為460人、500人和530人。許多養寵物者都堅信自己的寵物不會傷害人,更不會咬主人。但注射疫苗的,多是被自家或小區內寵物所傷害。專家特別指出,動物不同於人,與熟識的貓、狗戲耍,應時刻提防不要被咬傷、抓傷。特別是春季,更要注意預防性格狂躁的動物傷人。
專家指出,被貓狗等動物抓、咬,最大的危害是可能因此患上死亡率100%的狂犬病。近年人們預防意識提高,被狗傷害後大都知道立刻注射狂犬疫苗。但狂犬疫苗能夠刺激人體產生狂犬抗體的周期約為兩周。因此,如頭、臉被咬傷或被可疑犬嚴重咬傷,可能10天內出現發病癥狀者,需要同時注射人狂犬免疫球蛋白補充自身的保護性抗體,從而有效預防狂犬病。據悉,市疾控中心已於本月起,對被動物傷害出血者在注射狂犬疫苗的同時,提醒其自願注射人狂犬免疫球蛋白。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