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1日電 在哈爾濱市道外區太古辦事處清真寺社區有一個人人皆知的『道德法庭』,它專門調解民事糾紛,或解決游走於法律和道德邊緣的小事件。
該道德法庭設『庭長』1名、『副庭長』2名和眾多『陪審員』。其實,『道德法庭』是一種形象的叫法,『法官』們都是社區乾部,『法庭』就設在社區的活動室,其目的就是搭建一個評說是非的平臺,一方面調解鄰裡糾紛,讓社區居民群眾在『自律』的同時,營造良好的行為規范和道德風尚。
幾天前,社區內某居民樓3樓的一戶人家不小心忘記了關閉水龍頭,結果造成『水漫金山』,樓下的居民找到社區道德法庭,『起訴』樓上居民。『法官們』將兩家當事人找到『法庭』,進行調解,兩家鄰居握手言和,又成了好鄰居。類似的『案件』還有社區內企業與僱員之間的矛盾,甚至包括寵物的叫聲影響居民休息,小狗糞便影響小區環境之類的小事。社區乾部們說,別看『道德法庭』管的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只有這些小矛盾都化解了,鄰裡之間纔能更團結,社區的文明建設水平纔能上一個新臺階,社會纔能更加和諧。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