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3日電 隨著天氣轉暖,哈爾濱市汽車陪駕市場逐漸昇溫,低價汽車陪駕的小廣告在公交車站點、欄杆上隨處可見。據了解,低價陪駕不僅給正規的駕校造成了衝擊,擾亂了整個駕駛培訓市場的正常秩序,同時消費者的權益也難以保證。
無駕照也可約車陪駕
昨日,記者撥打了一家陪駕中心的電話,接線員熱情介紹說:『我們有十幾位經驗豐富的教練,價格便宜,捷達手動擋35元/小時。』當記者問沒有駕照能否約車時,被告知『沒問題』。在記者隨機詢問的10家公司中,有5家公司表示無駕照也可約車。
據一家哈市知名駕校的負責人介紹,哈市第一家汽車陪駕公司大約出現於10年前,目前哈市的陪駕公司魚龍混雜,主要有四類:第一類是正規公司,規模較大,有穩定的教練、車輛儲備和完整的陪駕計劃書;第二類是中介性質的公司,一個辦公室、兩三個人、一兩部電話、幾幅廣告就構成一個外殼,加盟到這樣公司的車輛大都是私家車主;第三類是規模較小的陪練公司,用低價格作為誘餌吸引顧客,顧客上鉤後再收高價從中獲利;第四類是陪駕個體『黑戶』,他們通常是一人一車,甚至有的車還是借來的或是二手車,沒有任何營業執照和辦公地點,只要有顧客就出車,此類服務安全系數最低。
據哈市工商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市面上存在的陪駕公司往往是以汽車技術服務、諮詢等名義注冊。基於進入門檻較低,這個本來就不規范的行業更加顯得雜亂無章。面對價格不斷下跌、油價不斷上漲的局面,許多正規的陪駕公司舉步維艱。一家汽車陪駕中心的工作人員稱,由於法規上的真空,目前尚缺乏相應的配套規定和行業規范,從車輛的配置到陪駕人員的要求都很含糊,也缺乏行業上崗資格的培訓和認證。
價格戰引發『服務抽條』
記者調查發現,陪駕要價相差甚遠,同樣是捷達車,價格從每小時30元到50元不等。『國家沒有統一收費標准,報價是自主行為。一些私人教練為搶生意不斷壓低價格,我們也只能按著市場行情走,現在的陪駕費用每小時能收到30元左右就算可以。除去教練員的工資、養路費、油錢以及維修、管理等開銷,公司利潤最多也就幾元錢。』一汽車陪駕公司負責人表示,如果情況再不好轉就准備改行了。
據介紹,新手開車不熟練,起步、剎車頻繁,油耗比正常行車要多出不少,剎車片需要一個月換一次,火花塞、皮帶等需要經常更換,車的保養次數也明顯比私家車多,用車成本遠高於熟練駕駛員。一位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一輛桑塔納為例,以現在93號油4.39元/昇來計算,平均一小時就需支付近15元的用油成本,再加上支付教練每小時十二三元的工資,加起來就是30元,這還沒算車輛磨損、維修、管理等其他費用。
競相壓低價格吸引客源的陪駕公司當然並不甘心做賠本生意,他們往往會在背後做些『手腳』:為減少油耗和磨損,想方設法減少練車的時間;給交納桑塔納、捷達車型陪練費的學員換成夏利,用車況極差的破車糊弄;貶低學員車技,慫恿其加入高價培訓班……
責任不明暗藏『陷阱』
『對不聽從教練員指導,野蠻操作、惡意破壞車輛、故意違反交通法規、制造交通事故者,為保證乙方和教練員及車輛的安全,教練員有權終止其練車並且不退回約車費用。由其對此產生的一切後果承擔全部責任。』以上是一家陪駕公司與學員簽訂的協議中有關事故責任方面的規定。『很明顯,這是霸王條款。』剛拿到駕照的董燕氣憤地說。據悉,因目前沒有專門的法規針對陪駕過程中交通事故責任進行認定,因此,只能以消費者與陪駕公司之間簽署的協議作為參考。為此,記者查詢了多家陪駕公司的協議,發現幾乎都有類似內容的條款存在,在事故發生後責任的歸屬方面含糊其辭。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沒有簽訂協議,出了事故學員只能吃啞巴虧。即使簽了協議,一旦發生嚴重事故,有此霸王條款橫在面前,也會相互扯皮。一些實力較弱的公司,即便是之前與客戶簽訂了協議,一旦保險公司無法給予全保,他們沒能力承擔高額費用,就會推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