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4日電 近25天內,哈爾濱市28個公交線路沒收假月票約1500張;近半年內,這些線路共收到假幣及無法兌換的殘幣20餘萬元。假證假幣的泛濫影響了正常的公共秩序,業內人士呼吁,公交車推行IC卡勢在必行。
據市公共汽車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監控,每季度月票的發售量是公交車總乘客量的38%,但實際持月票乘車的人數達到50%。因此,近一個月,該公司派出百餘人在1至28路車上檢查月票。共沒收假月票約1500張、假老年證200餘本、其他假乘車證70餘張。雖然以往公交公司也經常沒收假月票,但此次平均一天就沒收50張。據觀察,持假月票者中中學生較少,以業務員、農民工和無業人員等經常乘車者居多。
什麼原因導致假月票泛濫?據了解,軟紙殼的月票不易防偽,造假容易,有電腦和彩色打印機即可制作。而更主要原因在於哈爾濱市對於使用假乘車證件行為沒有相關法規約束,公交公司發現假證只能沒收,不但沒法處罰,更不能追還票款,致使一些造假用假者有恃無恐。工作人員在檢查中曾連續沒收一中年婦女所持的3張相同的假稽查證。工作人員說,因發現假證只能沒收,一些人就一次性印出多張假證,這張沒收了就用另一張。
此外,公共汽車公司近半年共收到20餘萬元假幣和無法兌換的殘幣。公交公司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質,假票證和假幣不但給國家和企業造成損失,也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公共秩序,對絕大多數花錢乘車的市民也很不公平,對每張月票、老年證都進行檢查時,一些持真票證乘客也很不滿。
據悉,目前哈爾濱市有關部門已著手研究在公交車上推行IC卡,如順利可在今年內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