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村級團乾部配備與村委會換屆同步
2006-04-18 11:16:19 來源:中國青年報網絡版  作者:李井泉 亓樹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8日電 團黑龍江省克山縣縣委書記陳明上任不久,曾到一個農村調研。『請你們的團支部書記來一下』,他向村委會值班人員說。不一會兒,村團支部書記被找來了,陳明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來者竟是一名52歲的老人!

  在黑龍江農村,由於撤鄉並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等帶來的新情況,給村團支部設置和團支部書記的配備帶來衝擊,一些小型村村委會只有『老三位』,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和村會計。這個村的情況就是如此,由村會計兼任村團支部書記,實際上等於沒有團支部書記。

  對此,陳明極為震驚:『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機構沒了,這農村團的工作還怎麼開展?人員老化了,共青團組織哪裡還有什麼活力?』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去年5月,團黑龍江省委在團建專題調研中發現:許多農村團組織配備不健全,處於軟弱渙散狀態;農村團乾部地位不高,工資待遇得不到保證;團支部成員更替比較隨意、頻繁,隊伍缺乏穩定性;相當一部分團乾部素質偏低,不能勝任本職工作。

  這些問題已經成了制約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的最大瓶頸。

  團黑龍江省委書記高環說,基層的實際使我們認識到,將團乾部配備工作納入村委會換屆選舉中統籌考慮,統一部署,實現村團乾部配備與村委會換屆同步,是當前健全、規范農村基層團組織和活躍農村團的工作的核心與關鍵。

  2005年9月,正當陳明苦苦思索的時候,黑龍江省民政廳和團黑龍江省委聯合下發了《關於在全省第七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中全面調整配強村團支部書記的通知》。在這份規范性文件中,首次明確了在村委會換屆選舉中設置『青年委員』職位。

  『組織、動員具備村民委員會成員條件,政治素質、文化素質較高,帶頭致富、帶領青年致富能力較強,熱愛青年工作,群眾反響較好的優秀黨團員、青年星火帶頭人、青年農業生產經營能人等參與競爭村民委員會成員職位,最終在全省實現每個村民委員會都至少有1名青年成員,村團支部書記全部由村委會青年成員(或青年委員兼文教衛生委員)來擔任。』

  ——讀到這些文字,陳明時頓時感到豁然開朗,困惑迎刃而解。

  緊緊圍繞致富這一主線

  2005年10月15日,黑龍江省克山縣古北鄉更好村正在進行第七屆村委會換屆選舉,競爭最激烈的是青年委員崗位,有4名候選人參與競爭。

  『那場面是相當的激烈,村裡原來的「老三位」雖然威信比較高,但俺們更希望看到新面孔。』村裡的青年種植大戶呂殿軍回憶說,『掂量來掂量去,我投了王長海一票。我覺得他是一個能人,「上臺」後肯定能乾點兒事,也能為年輕人說話。』

  今年34歲的王長海,開過出租車,跑過運輸,還做過農村經紀人,是青年眼中的能人。『就是種地,人家也種得明白。』同是青年經紀人的王振青很佩服王長海,『大家都種大豆、玉米,他卻種起亞麻來,收入是別人的3倍多。王長海的市場意識,你不服都不行!』

  更好村有2057人參加選舉,最終王長海以2027票高票當選村委會委員。隨後通過組織程序,被任命為村團支部書記。他同時還兼任治保主任,並在村黨支部交叉任職。

  兩個月前,記者來到更好村村委會,王長海正在上網檢索資料。走廊裡的『團支部招工信息欄』裡,張貼的數十張用工信息就是他的勞動成果。該鄉團委書記張永明告訴記者,王長海『上臺』後,村團支部配備了『三大件』:原來團支部書記在村裡連一張辦公桌都沒有,現在不但有了辦公桌,還有單獨的辦公室;過去團員青年想借本書都困難,現在有了圖書室,種植、養殖方面的書籍最全;還有就是配上了電腦,聯通了外面的世界。

  僅僅在當選後的3個多月時間裡,王長海就乾了3件大事:第一件是為全村輸出671人外出務工,其中有450人是青年,佔67%。王長海把賬算得明明白白:『這走出去的人,每年每人至少純收入六七千元,還可以將村裡的土地承包出去,再收入一部分;而留守村裡的人土地相對多了,收入自然也會增長,一舉兩得!』第二件是通過『招商引資』建了兩間釀酒坊,解決了20多人的『就業』問題。第三件是變『貓冬』為『科普之冬』,遠近聞名的種植大戶米雙忠、養豬大王姜炳武等現場獻技,深受農民的歡迎。

  更好村裡的一些年輕人評價說:『團組織地位提高了,發揮作用也大了。』而鄉團委書記張永明則感覺:『機構健全了,人員配強了,安排事兒也順了,各項工作也好開展了!』

  實現村級建團100%的目標

  截至目前,黑龍江省9417個行政村,已有8506個行政村完成了村委會換屆選舉,其餘641個行政村村委會換屆選舉正在推進過程中。在完成換屆選舉的行政村中,青年委員配備率達到了93%,配備青年委員的村,都實現了由青年委員擔任村團支部書記。

  據抽樣調查,在已配備的村團支部書記中,年齡在30周歲以下的佔18%,30周歲~35周歲的佔75%,35周歲以上的僅佔7%。初中學歷的佔18%,高中學歷的佔45%,大專學歷的佔19%,大學學歷的佔8%。

  這一數據遠遠超過了團黑龍江省委的預期目標。高環充滿信心地說,這樣做既解決了村團支部機構設置和團支部書記地位、工資待遇問題,又保證了村團支部書記人選優中選優。農村團支部書記的配置率、年齡結構、知識層次已經有了根本性的改觀,必將對農村團的建設和團的工作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目前,團黑龍江省委正采取措施,力爭實現村級建團率達100%的目標。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