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9日電 《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日前出臺,今年高考作文要求為『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常用應用文的文章』,往年大綱裡『除詩歌以外』的限制沒有明確列出。
有關專家分析,這說明今年的高考作文將不再限制文體,考生在考試中可根據個人喜好和自身情況,自選文體。
多年擔任黑龍江省高考語文閱卷組顧問的劉新生老師認為:『除傳統體裁外,以往高考大綱中對作文中其他體裁的要求存在概念模糊。今年高考作文文體的「解禁」,意味著作文難度相對降低,讓考生更易把握。』哈爾濱市一些經驗豐富的高中語文老師們認為,今年高考作文不限文體,並不等於不要文體。考生仍要有文體意識,選擇適合作文題目且自己擅長的文體寫,不要一味求新。
讓『另類』文體有『合法』位置
現象:常用應用文成作文『新兵』
對比2005年和2006年的《考試大綱》,2005年高考作文要求為『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其他常見體裁文章』,2006年則調整為『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常用應用文的文章』。
專家解說:高考檢測目標的多樣性得以實現
從『常見體裁』到『常用應用文』,幾字之差,凸顯高考指揮棒的導向作用,以及給考生帶來的巨大變化。調整後的作文要求導向性更明確,更符合高中語文作文的教學實際和高中學生的寫作實際。
高中語文就是要培養學生寫最常見、最常用的文體,而『常見應用文』可使學生在傳統的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外,選擇書信、廣告等應用文,改變了以往的文體單一化,使學生擅長什麼就寫什麼,高考檢測目標的多樣性得以實現。
據了解,藥品說明書、戲劇、詩歌、調查報告等曾出現在高考作文中,並被認為是『另類』的文體,此次也因高考作文要求的變化而被『正了名』。劉新生老師說,以往這些文體在高考中都屬於『名不正言不順』,閱卷的老師對這類文體也不知道往哪歸。此次變化明確並強調了高考作文的文體。
不限文體不等於沒有文體意識
現象:寫相聲卻沒有幽默和『包袱』
以往高考評卷時,曾出現文體選擇不當的作文,如作文《誠信》,有的考生選擇用相聲文體,事實上並不太適合,因此很多學生寫出的相聲沒了幽默和『包袱』;有的考生選擇詩歌甚至藏頭詩等,都不太容易直接表達思想,甚至可能偏題。這樣的做法非但不能給文章添彩,反而影響主題思想的表達,也讓老師在評分時不好把握,更多出現低評。
專家解說:不限文體不等於寫『四不像』
2003年高考,山西一名考生面對作文題目《心靈的選擇》,寫出了209個字的詩歌,被評卷老師給了滿分,引得全國語文老師一片嘩然。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在考場上張揚個性,不斷求新,寫出了戲劇、相聲段子、藥品說明書、病歷等『新』體裁的作文,此次高考作文要求的變化也因此『應時而生』。
很多教師認為,雖然今年高考作文不限文體,但並不等於不要文體。考生不論選擇哪種文體,都不能寫得『四不像』。以往曾出現過『不成熟』文體,比如前半部分是記敘文,後半部分是議論文,或是寫書信沒開頭語,卻有題目等情況。一定要結合作文要求,設計、選擇文體,不能為了形式而形式。
注重平時語文素養的積淀
現象:許多考生重文體輕形式輕版面
許多考生認為寫作文只要文體新,多用比喻、成語等就能博得評卷老師的青睞,至於語言、字跡、卷面是否整潔都不重要。
專家解說:選應用文體要慎重,語言結構要巧妙運用
據劉新生老師介紹,高考作文評分為兩部分:基礎等級(40分)和發展等級(20分),只有那些獲得基礎等級分24分以上的學生,也就是說基礎等級在二等以上的考生,纔能有獲得發展等級分數的機會。因此考生在平時作文訓練時,要注意語文基本功的訓練,注重作文內容、語言、結構等的『創建』。只有注重平時語文素養的沈淀和積累,力爭獲得較高基礎等級分,纔能在此基礎上得到較高的發展等級分。
很多老師認為,考生在考前這段復習中,必須繼續鞏固、了解各種文體形式,並准確把握,做到每種文體都要寫作規范,這樣纔可能在考試中得到較好分數。選擇應用文體要慎重,作文的語言、結構也要巧妙運用。由於老師在閱卷時會嚴格按照評卷標准給分,因此,考生在寫作文時,除注意文體外,還要注意字數要求。同時,老師們還特別提醒廣大考生,有些人會在作文中,寫上憤世嫉俗的一段話,或寫幾句調侃話、打油詩甚至對老師企求的話等等,雖然有個例,但都不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