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0日電 據統計,『十五』期間,我省高校承擔國家973計劃、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攻關和各部委項目共2200多項,申請專利1500餘項,獲國家科技獎勵42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700餘項。產生了一批重大的、高水平的、標志性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成果。
哈爾濱醫科大學楊寶峰教授主持的課題組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從離子通道角度發現了藥物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機理,為抗心律失常藥物的研制開發提供了理論依據,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潛在的應用價值。其項目《抗心律失常藥物作用的離子通道靶點研究》獲2004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是我省歷史上獲得的國家級獎勵項目中惟一一項自然類獎項。目前,楊寶峰正和他的團隊一起對抗心律失常藥物作用的離子通道靶點研究展開新的攻關,一項是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前期研究專項,一項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兩項目將進一步研究中藥治療心髒病的作用,並對中藥產業發展有促進作用。
哈爾濱理工大學雷清泉院士提出了一種共縮聚合成新型聚省?自由基高分子粉末材料及其純化、工藝處理與壓膜等方法,解決傳感器的關鍵技術難題,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研究已制成潛油電泵井壓力溫度雙參數傳感器,應用於大慶油田並出口美國。目前,雷清泉還承擔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無機納米-高聚物復合物的介電性與局部放電老化機理的研究。
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哈爾濱工程大學研制的大直徑開孔數控火焰切割機,解決了高精度空間三維超大直徑相貫線的火焰切割機的關鍵技術,已成功應用於我國的艦艇制造上,極大地提高切割開孔質量和生產效率。
哈爾濱工業大學馬軍教授針對我國飲用水源受污染率高,發明了一種高效經濟地去除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多功能復合藥劑———高錳酸鹽復合藥劑,該項目獲2002年國家發明二等獎。這一成果已在全國廣泛應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目前,馬軍教授正承擔著教育部重大培育基金項目———城市水循環過程內分泌乾擾物質遷移轉化規律與控制技術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臭氧催化氧化除污染工藝理論技術,兩個項目都將對解決我國水污染問題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