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慶輕紡工業園副主任(左二)向采訪團介紹情況。 |
![]() |
采訪團在陝西裕奇(大慶)公司了解工人培訓的情況。 |
![]() |
深圳優尼克(大慶)公司負責人(左一)介紹公司情況。 |
東北網4月20日電(記者 印蕾)『我們這片鹽鹼地不長糧食不長草,可以讓它長「工廠」』。流傳在民間的這句話或許可以看作是對大慶市近年來開展特色招商,打造專業工業園區的寫照。『百名記者下基層』第一組20日在大慶市圍繞大慶市開展特色招商,打造專業化工業園區進行了采訪。
采訪團成員首先來到位於大同區境內的大慶輕紡工業園。對照沙盤模型,園區副主任馮小平介紹到,該工業園總的目標是3年引進輕紡企業30家,銷售收入達到30億元。5年引進企業50家,銷售收入實現50億元。8年引進企業80家,銷售收入100億元;進而建成東北最大的毛紡生產基地、輕紡原料供應基地、紡織加工基地。截至目前,已有深圳優尼克等9家企業入駐工業園,預計達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利稅1.5億元,安置勞動力3320人。
采訪團成員隨即走訪了已經入園的企業。在深圳優尼克(大慶)公司的廠房裡,公司負責人李君正在帶領工人安裝設備,李廠長介紹說,工業園政策優惠,生產原料、銷售網絡配套是吸引他們入駐的最主要原因。在陝西裕奇(大慶)公司,公司正在抓緊培訓工人。采訪中大家了解到,到這個企業打工的除了有大慶本地的,有的員工來自五常、青岡等地。大家普遍覺得,該工業園在解決就業方面也發揮著很大的作用。
下午,采訪團成員來到位於大慶高新技術開發區內的大豆工業園進行了走訪,進一步了解該工業園發展循環經濟的相關情況。
今天,『百名記者下基層』第一組在大慶市的采訪活動全部結束。21日一早,采訪團成員將離開大慶,前往本次采訪活動的第三站——齊齊哈爾市。